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漸逵的《中洞山歌》
全文:
中洞之山天下無,凌虛屹立東南隅。
下通八極連蓬壺,羅浮並峙天柱孤。
谽岈崆峒森廓郛,窈如老樹盤根株。
石樓玲瓏隱真虛,華峰玉井紛芳華。
陰陽昏蕩氣候殊,闔辟戶牖旋天樞。
上清山人秀清癯,巍峨玉佩芙蓉裾。
石門重關守猿驅,仙靈陟降嚴符繻。
天帝軫念逋仙徒,香案不供走荒隅。
荏苒歲月老且迂,為我小出真隱圖。
右溪倫子仙之儒,飄然羽馭凌朝霞。
追風躡影行雲衢,依棲石室遙為家。
采芳擷翠遠踟躕,欲眇下界悲凡區。
玉班仙僚集閬丘,喜聞靈境心相孚。
何當延佇雙飛鳧,醉餐鳳脯傾遙酥。
鏤石紫府持真符,頓令海國成仙都。
參考注釋
追風躡影
見“ 追風躡景 ”。
雲衢
(1).雲中的道路。《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艷歌》:“今日樂上樂,相從步雲衢。天公出美酒, 河伯 出鯉魚。”《宋史·文苑傳三·路振》:“於是絡黃金之覊,浴天池之波,鼓鬣雲衢,弄影星河。”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三折:“仙子初離月浦, 嫦娥 忽下雲衢。” 郁達夫 《小遊仙詩》:“瑤草雲衢露似珠,微寒初透紫羅襦。”
(2).借指高空。 元 喬吉 《揚州夢》楔子:“舞態生花塢,歌聲上雲衢。”
(3).比喻朝廷。 晉 左思 《白髮賦》:“英英 終 賈 ,高論雲衢。”
(4).喻高位。 宋 梅堯臣 《劉運使因按拜省》詩:“於茲亦未幾,用直升雲衢。” 清 寒食生 《乘龍佳話·下第》:“看他們早名登蕊榜,一個個騰向雲衢。”
依棲
謂在他人處居住或安身。 唐 司空圖 《上陌梯寺懷舊僧》詩之一:“依棲應不阻,名利本來疎。” 明 沉鯨 《雙珠記·師徒傳習》:“今被 王嗣宗 恁般欺毆,其實難忍,目下勉強依棲。”《三國演義》第二四回:“今不若暫往依棲,別作良圖。”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王漸逵名句,中洞山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