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會武烈王,乘橋親總轡

葉集之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錄·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葉集之的《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錄·其一》

全文:
桓桓忠憫公,決策動天意。
際會武烈王,乘橋親總轡
登城建黃屋,戎狄先奪氣。
三軍白光彩,壯士思敵愾。
明星欻墜地,百萬可俱殪。
天王體不殺,指日明大義。
到今犬羊心,之死靡攜貳。

葉集之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際會

(1).聚首;聚會。《禮記·大傳》:“異姓主名,治際會。” 鄭玄 註:“際會,昏禮交接之會也。” 孔穎達 疏:“際會,所以主此母婦之名,正昬姻交接會合之事。” 孫希旦 集解:“際會,謂於吉凶之事相交際而會合也…… 鄭氏 專以昏禮言,非是。蓋同姓族屬漸眾,懼其離,有宗以統之,則不至於離。異姓男女相聚,懼其亂,有名以別之,則不至於亂。”

(2).引申為配合呼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際會,譬舞容迴環,而有綴兆之位。” 周振甫 註:“際會,遇合,猶配合。”

(3).機遇;時機。《漢書·王莽傳上》:“ 安漢公 莽 輔政三世,比遭際會,安光 漢 室,遂同殊風,至於製作,與 周公 異世同符。”《舊唐書·馬懷素傳論》:“ 馬懷素 、 禇無量 好古嗜學,博識多聞,遇好文之君,隆師資之禮,儒者之榮,可謂際會矣。” 姜可生 《將之南田夢非》詩:“人生際會有如此,山川寂寥按劍起。” 艾青 《向太陽》詩:“這時候,我對我所看見,所聽見,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寬懷與熱愛,我甚至想在這光明的際會中死去。”

(4).縫隙。兩物體相接的中縫。《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棺但漆際會三過,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匣,諸愚俗所為也。”

武烈

《國語·周語下》:“ 成王 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 韋昭 註:“烈,威也。言能明其文,使之昭;定其武,使之威也”。後以“武烈”謂武功。《後漢書·馮衍傳上》:“ 衍 上書陳八事:一曰顯文德,二曰褒武烈……。” 晉 傅玄 《宣皇帝登歌》:“載敷文教,載揚武烈。”

乘橋

(1).乘坐山轎。橋,通“ 梮 ”,山行的安全用具。喻行事安穩。《三國志·吳志·薛綜傳》:“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橋之安,遠履冰之險。”

(2).登橋。 唐 李白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詩:“他日還相訪,乘橋躡綵虹。” 王琦 註:“乘橋躡綵虹,蓋指天橋如綵虹耳。”

總轡

(1).控制韁繩。《晉書·王接傳》:“夫騂駵不總轡,則非 造父 之肆;明月不流光,則非 隨侯 之掌。” 唐 僧鸞 《苦熱行》:“煙島摶鵬嚲雙翅, 羲和 赫怒強總轡。”

(2).喻掌握綱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是以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馭文之法,有似於此。去留隨心,修短在手,齊其步驟,總轡而已。”

(3).猶系馬。謂停駐。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總轡遐路,則有前言之艱;懸鞌陋宇,則有後慮之戒。”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洞過水》:“ 樂平郡 有 受陽縣 , 盧諶 《征艱賦》所謂歷 受陽 而總轡者也。” 明 夏完淳 《謝益壽遊覽》詩:“總轡大野間,徙倚隨物化。”

葉集之名句,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錄·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際會武烈王,乘橋親總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