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吳希賢的《梅花歌為禮曹吳以時作》
全文:
暗風吹雪拂鈴索,月色蒼茫照官閣。
閣前老梅花無數,開時偏近何郎幕。
璚英滿枝那可辨,鐵乾孤撐瘦如削。
疏欞度影見參差,驀地浮香驚噴薄。
共言天工與真素,坐使群豪費吟噱。
吁嗟我生在閩海,草堂住近城東郭。
江鄉十月少霜霰,凍雨敲窗喧腷膊。
是時陽和漏訊息,千樹垂垂齊破萼。
仙妃香佩入娟妙,淵客明珠成錯落。
凌晨見之饒幽興,便促巾車走岩壑。
溪南春色眩醉眼,驢背詩聯滿行橐。
邇來闊別十餘載,舊時蹤跡今何若。
夢魂勞勞過淮浦,歸思迢迢阻廬霍。
亦知人事半衰謝,只有花開宛如昨。
欲傍寒枝問春信,愧無健翼如鵰鶚。
長安驕兒愛桃李,此輩俗眼難救藥。
主客中郎亦好奇,寫入新圖慰飄泊。
感君慷慨發孤詠,造化無端歸橐籥。
還擬相從探春去,市頭豫買雙芒屩。
匡時有願及早償,歲晚花前同引鶴。
參考注釋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訊息
(1) 情況報導
訊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訊息
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漸漸
垂垂老矣
破萼
猶破蕾。 宋 梅堯臣 《歲日旅泊家人相與為壽》詩:“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瀾。” 宋 歐陽修 《雪》詩:“新陽力微初破萼,客陰用壯猶相薄。”
吳希賢名句,梅花歌為禮曹吳以時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