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乾隆恭奉皇太后觀荷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恭奉皇太后觀荷》

全文:
沾霖宜夏賞,延景奉慈游。
錦嶼芳常襲,琳汀爽正浮。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瓜是安期棗,漏添海屋籌。
濯漣邀懿矚,接榜徹齊謳。
漫道依常例,承歡億萬秋。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招涼

亦作“ 招涼 ”。1.招致涼氣;避暑。 晉 王嘉 《拾遺記·燕昭王》:“ 昭王 常懷此珠,當隆暑之月,體自輕涼,號曰‘銷暑招涼之珠’也。” 宋 陶穀 《清異錄·木》:“ 崔鳳 蹉跎失志。 洛南 天慶觀 頗幽雅,常陪友生夏月招涼於古槐下。”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賸話》:“﹝ 張詩舲 ﹞又題 風洞山 云:‘ 灕江 水緑招涼去,常侍詩清賞雨來。’” 龐樹柏 《病鶴避暑小雲棲寺挐舟訪之留贈》詩:“大火流金苦久晴,招涼地僻有誰爭!”

(2).著涼;受涼。 魯迅 《書信集·致邵文熔》:“上月中旬又因不慎招涼,終至大病。”

見“ 招涼 ”。

百琲

極言珍珠之多。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百琲。” 清 朱琦 《感事》詩:“珊瑚斗七尺,明珠炫百琲。”按,《玉篇·玉部》:“琲,珠五百枚也。”

五明

(1).見“ 五明扇 ”。

(2).梵語意譯。佛教所說的古 印度 五種學問。即: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見《菩薩地持經》卷三。 北周 庾信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五明教已設,三元法復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七歲之後,漸授五明大論:一曰聲明,釋詁訓字、詮目疏別。二曰工巧明,伎術機關,陰陽曆數。三曰醫方明,禁呪閑邪,藥石針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偽。五曰內明,究暢五乘因果妙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縱令勤學五明,豈若專門之善於此,則不能無賴於居士。”

乾隆名句,恭奉皇太后觀荷名句

詩詞推薦

  • 漁舍觀梅

    林景熙宋代〕冷雲漠漠護籬陰,瀟灑苔枝出竹林。影落寒磯和雪釣,香浮老瓦帶春斟。幾憑水驛傳芳信,祗許沙鷗識素心。回首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詩詞名句
  • 孔子廟震

    梅堯臣宋代〕霹靂下虛殿,破楹非夢凶。昔嘗瞻畫袞,今實見升龍。隱隱雷聲散,疏疏霧氣從。予知仲尼廟,不是蓄乖慵。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詩詞名句
  • 樂語

    王義山宋代〕慈元宮殿五雲開。壽獻九霞杯。步隨王母共徘徊。仙子下瑤台。紅袖引翻鸞鏡媚,婆娑雪□風回。繁弦脆管莫相催
  • 天章寺前小樓

    周弼宋代〕客懷依古寺,曲水茂林邊。俯聽磵鳴石,靜看山出煙。傍花清晚漱,對竹冷春眠。深羨溪僧樂,幽居動歲年。
  • 楊花

    樓鑰宋代〕野芳庭草是生涯,老去只宜閒在家。幾日惜春留不住,小鬟為我拾楊花。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詩詞名句
  • 游泰安竹林

    許安仁宋代〕蕭寺天教勝處安,峰巒騰擲水雲閒。客來總說游山好,不道山僧卻厭山。
  • 六代祖師畫像贊三祖監智禪師

    釋正覺宋代〕道無揀擇,宗非促延。死生外著,清白家傳。覓罪性空,廓然大同。妙盡亡能境,機回卻借功。虛明自照靡心識,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詩詞名句
  • 望蓬萊 題杏花

    王哲元代〕春景好,艷杏吐紅腮。笑日仙姿真美麗,倚風嫩臉最奇瑰。不羨臘前梅。人豈識,唯許對予開。折得一枝應在手。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詩詞名句
  • 詠笙(一作楊希道詩)

    楊師道唐代〕短長插鳳翼,洪細摹鸞音。能令楚妃嘆,復使荊王吟。切切孤竹管,來應雲和琴。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詩詞名句
  • 晴疊前韻

    乾隆清代〕碩晴晴正好,暄潤太相宜。雲影散申刻,曦光朗酉時。窗欣含月魄,筆爽度風絲。莫匪祈農意,吾當守此痴。
招涼百琲綴,卻暑五明收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