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異同》
全文:
無逸周書語,無為周易辭。
無為近有逸,無逸鄰有為。
有逸無為凶,無逸有為私。
二聖言豈背,一心理奚持。
同異異同間,達者深長思。
參考注釋
無逸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擬將《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書語
(1).書傳中的話。常含有引經據典、咬文嚼字之義。《隋書·李密傳》:“ 密 與 化及 隔水而語, 密 數之…… 化及 默然,俯視良久,乃瞋目大言曰:‘共你論相殺事,何須作書語邪?’”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虎》:“ 澄 欲舉令以觀女意,執盃曰:‘請徵書語。’”
(2).指書信中的話語。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周易
簡稱《易》。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內容包括《易經》、《易傳》。通過八卦形式(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河流八種自然現象),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含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乾隆名句,異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