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守正的《署中懷人十絕·其五·學憲黃貞父汝亨同郡人蹭蹬宦海近始典文》
全文:
南國諸生舊在門,音徽未遠典刑存。
今朝捧檄新文格,夫子重來道逾尊。
參考注釋
南國
祖國的南部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音徽
(1).指琴上供按弦時識音的標誌。亦指琴或樂曲。 南朝 宋 謝靈運 《君子有所思行》:“長夜恣酣飲,窮年弄音徽。” 南朝 梁 劉孝標 《重答劉秣陵詔書》:“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
(2).美音;德音。《文選·王儉<褚淵碑文>》:“風儀與秋月齊明,音徽與春雲等潤。” 李善 註:“音徽,即徽音也。” 張銑 註:“徽,美也。”
(3).指音容。 唐 劉禹錫 《彭陽唱和集引》:“今年公在 并州 ,予守 吳門 ,相去迥遠,而音徽如近。”
(4).猶音訊;書信。《文選·陸機<擬庭中有奇樹>詩》:“歡友蘭時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 註:“音徽,言文章、書信。” 前蜀 魏承班 《謁金門》詞:“雁去音徽斷絶,有恨欲憑誰説。”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出山》:“十年來, 河 隴 路斷, 松潘 圍逼,至今三君音徽斷絶。”
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罰
釋之典型,國憲以平。——《漢書·敘傳下》
(3) 受死刑
屈招藥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場典刑。——元· 關漢卿《竇娥冤》
沈守正名句,署中懷人十絕·其五·學憲黃貞父汝亨同郡人蹭蹬宦海近始典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