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摯的《憶山》
全文:
昔者氣少銳,狂走登泰山。
東峰候海日,危磴躋天關。
上攻秦漢事,遺文大碑頑。
南浮九江會,廬阜幾往還。
雙林到如家,瀑布聲潺潺。
扁舟上湘水,南衡若屏環。
巍閣坐杳靄,祝融費躋攀。
幽尋恣所適,曾不虞辛艱。
其餘林壑趣,可數皆班班。
逮今歲十改,志氣日已孱。
前時兩河吏,風埃走青綸。
荊州乃澤國,自昔登臨慳。
佳山到郢盡,平地千里閒。
塵耳憶猿嘯,屐齒生苔斑。
安得蒼翠姿,下落樽酒間。
平生林丘志,未去心如瘝。
去就不勇決,將見移文訕。
參考注釋
屐齒
(1).屐底的齒。《晉書·王述傳》:“雞子圓轉不止,便下牀以屐齒踏之,又不得。” 唐 獨孤及 《山中春思》詩:“花落沒屐齒,風動羣不香。” 宋 司馬光 《和范景仁謝寄西遊行記》之二:“緣苔躡蔓知多少,千里歸來屐齒蒼。” 清 趙翼 《哭王述庵侍郎》詩:“ 蒲褐山房 緑樹陰,中有兩人屐齒跡。”
(2).指足跡;遊蹤。 宋 張孝祥 《水龍吟·過浯溪》詞:“漫郎宅里,中興碑下,應留屐齒。”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國初 常熟 多畫師。有 黃鼎 者,足跡半天下……故所作多離奇俶詭,為古人屐齒所不到。”
(3).指履聲,腳步聲。 明 王世貞 《曾太學攜酒見訪作》詩:“花宮寂無事,屐齒破高眠。” 清 吳偉業 《九峰草堂歌》:“屐齒俄聞到 茂先 ,一坐傾靡再張飲。”
苔斑
苔蘚叢生如斑點之狀。 唐 無名氏 《朝元閣賦》:“金鋪燭耀,玉磶苔斑。” 清 孫枝蔚 《寓百福寺》詩:“更防車馬至,踏破古苔斑。”
劉摯名句,憶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