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自米堆山下行至上陽村錢家磡望湖中漁洋法華諸山》

全文:
杖策信忘疲,行行畫圖里。
崎嶇下雲壑,蒼茫望煙水。
石徑何盤紆,疏籬照梅蕊。
寥落重湖濱,柴門數家市。
居人太古風,但解數雞豕。
語我種植法,敦樸有奇理。
雖非甪里儔,頗謂桃源比。
逶迤到湖漘,浩渺嘆觀止。
震澤控三江,波瀾此方始
法華表東陲,漁洋正相似。
煙雨春空濛,峰巒暮俶詭。
昨朝梵天閣,遠眺如隱几。
豈知方丈山,忽落芒鞋底。
欲乞五湖長,垂釣將已矣。

王士禎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震澤

湖名。即今 江蘇 太湖 。《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厎定。” 晉 李顒 《涉湖》詩:“ 震澤 為何在,今唯 太湖 浦。” 清 方文 《梅墩雜吟》之二:“ 震澤 多良友,招尋日不虛。”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波瀾

(1) 大*波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起)。——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2) 多用於比喻

文章波瀾起伏

方始

方才;才

方始動筆

待諸軍退盡,方始收兵。——《三國演義》

王士禎名句,自米堆山下行至上陽村錢家磡望湖中漁洋法華諸山名句

詩詞推薦

震澤控三江,波瀾此方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