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旌暮迫城闉去,止觀回應羨毳袍

陸長倩游碧照庵·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長倩的《游碧照庵·其一》

全文:
松蓋松幢引步高,躋攀終日自忘勞。
寒泉澄澈新鎔鏡,華棟崢嶸下冠鰲。
軒到嫩嵐濃欲滴,庵依疊嶂勢偏豪。
雙旌暮迫城闉去,止觀回應羨毳袍

陸長倩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雙旌

(1). 唐 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

(2).泛指高官之儀仗。 唐 李商隱 《為懷州李中丞謝上表》:“賜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辭之第,早建雙旌。” 徐炯 註:“雙旌唯節度領刺史者有之,諸州不與焉。今則通用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劉忠之 《太常引·送郭復齋》詞:“何處望雙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冊封蜀藩》詩:“玉檢金泥出大庭,雙旌萬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倘或無知猖獗,突犯雙旌,雖手握兵符,徵調不及,一時亦無如之何。”參見“ 雙節 ”。

城闉

城內重門。亦泛指城郭。《魏書·崔光傳》:“誠宜遠開 闕里 ,清彼 孔 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宮廟。”《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李善 註:“闉,城曲重門也。” 宋 陸游 《野興》詩:“東望城闉十里遙,野人生計日蕭條。” 清 姚燮 《歲暮》詩:“獨立城闉移遠目,忍將舊事説安饒。”

止觀

(1).停下來觀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宋王 與 齊 仇也,築 武宮 。謳 癸 倡,行者止觀,築者不倦。”

(2).佛教修行法門之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意為掃除妄念,專心一境;“觀”為梵文(毗缽舍那)的意譯,意為在“止”的基礎上發生智慧,辨清事理。佛教主張通過“止觀”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 中國 佛教天台宗創始人 智顗 著有《摩訶止觀》、《童蒙止觀》等書。《法苑珠林》卷一○一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 齊 鄴 西 龍山 雲門寺 釋 僧稠 姓 孫 ,元出 昌黎 ……初從 道房禪師 受習止觀。” 唐 杜甫 《別李秘書始興寺所居》詩:“重聞西方《止觀經》,老身古寺風泠泠。”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夫 思大 乃 天台 智者,本師親受三種《止觀》。”

回應

回答應聲,對…反應

行不行你到是回應一聲呀

毳袍

(1).毛制的長衣。 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誌》:“婦人不服寬袴與襜,製旋裙必前後開胯,以便乘驢。其風聞於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傚之,曾不知恥辱如此,又涼以褐紬為之,以代毳袍。” 元 湯式 《一枝花·題白梅深處》套曲:“指顧間自吟嘯,但則覺花氣氤氳襲毳袍。”

(2).毛制的僧袍。《全唐詩話》卷六引 五代 齊己 詩:“豈知物外金僊子,甘露天香滴毳袍。”

(3).借指僧人。 五代 齊己 《喜得自牧上人書》詩:“ 吳 都使者泛驚濤, 靈一 傳書慰毳袍。”參見“ 毳衲 ”、“ 毳客 ”。

陸長倩名句,游碧照庵·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雙旌暮迫城闉去,止觀回應羨毳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