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白胤謙的《寄贈宋玉叔觀察署中》
全文:
按節重為萬里行,雲山到處客愁輕。
漫夸宋玉才難並,解識文翁化早成。
玉壘晴開翡翠色,錦江月落子規聲。
少陵佳句從來慣,莫倚能兼吏隱名。
參考注釋
宋玉
戰國 時 楚 人,辭賦家。或稱是 屈原 弟子,曾為 楚頃襄王 大夫。其流傳作品,以《九辯》最為可信。《九辯》首句為「悲哉秋之為氣也」,故後人常以 宋玉 為悲秋憫志的代表人物。又傳說其人才高貌美,遂亦為美男子的代稱。 唐 張鷟 《遊仙窟》:「華容婀娜,天上無儔;玉體逶迤,人間少匹。輝輝面子,荏苒畏彈穿;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 韓娥 宋玉 ,見則愁生; 絳樹 青琴 ,對之羞死。」 宋 周邦彥 《紅羅襖·秋悲》詞:「 楚 客憶江蘺,算 宋玉 未必為秋悲。」 明 陳所聞 《閨思》曲之一:「銷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緣獨怨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非 宋玉 牆邊過,定是 潘安 車上來。」
才難
(1).謂人才難得。《論語·泰伯》:「才難,不其然乎?」 晉 葛洪 《抱朴子·尚博》:「古人嘆息於才難,故謂百世為隨踵,不以璞非 崑山 而棄耀夜之寳,不以書不出聖而廢助教之言。」 宋 蘇軾 《乞擢用林豫札子》:「臣竊謂才難之病,古今所同。朝廷每欲治財賦,除盜賊,乾邊鄙,興利害,常有臨事乏人之嘆。」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故新政未行,則有才難之嘆,而用人每患其不公。」
(2).難得的人才。 唐 皎然 《送裴判官赴商幕》:「 商 洛 近京師,才難赴幕時。」
解識
(1).猶解釋。 宋 本《<顏氏家訓>序》:「余曰:『凡字以詮義,字猶未識,義安能見?旋雲小小,頗亦怱怱。』眾乃謝余,令為解識。余遂作音義以曉之。」
(2).知曉;熟悉。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舉筯,沙魚線甚俊。 呂丞相 喜問:『君解識此物耶?』」 清 吳偉業 《夜遊虎丘劍池》詩:「轆轤夜半語空中,無人解識興亡意。」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別錄》:「予操普通語相與周旋,謂居 中國 久,言語風習,解識不少,近則經商於 香港 也。」
文翁
漢 廬江 舒 人。 景帝 末,為 蜀 郡守,「仁愛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學官,入學者免除徭役,成績優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 蜀 郡自是文風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後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隸釋·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 文翁 。」 清 姜埰 《雜詠》:「思 吳 失 張翰 ,化 蜀 愧 文翁 。」
早成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謂年少功成名就。《三國志·蜀志·諸葛瞻傳》:「 瞻 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南史·文學傳·杜之偉》:「﹝ 之偉 ﹞年十五,遍觀文史及儀禮故事,時輩稱其早成。」 唐 韓愈 《獨孤府君墓志銘》:「始微有知,則好學問;咨稟教飭,不煩提諭;月開日益,卓然早成。」《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大抵功名遲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達。」
白胤謙名句,寄贈宋玉叔觀察署中名句
名句推薦
奇峰傳二百,大小有龍湫
郭沫若《中折瀑》
詩詞推薦
【中呂】謁金門 聞嘲
湯舜民〔元代〕你鳴珂巷艷娃,我梁園內社家,兩下里名相亞。你知音律我撐達,不在雙漸蘇卿下。你歌舞吹彈,我琴棋書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