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守正的《歲暮舟行》
全文:
逼歲扁舟西復東,蓼莪歌罷嘆途窮。
寒林落木更落木,衰草郭公復郭公。
濁酒獨無□法醉,故人如避托書通。
終宵雨雪侵肌骨,局足高眠信□篷。
參考注釋
逼歲
猶言逼近年關。 唐 岑參 《歲暮磧外寄元撝》詩:“別家逢逼歲,出塞猶離羣。”《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 張二官 ﹞把貨都賒與人上了,舊帳又討不上手,俄然逼歲,不得歸家過年。” 明 李贄 《壽焦太史尊翁後渠公八秩華誕序》:“九年冬, 侯 以書來曰:‘逼歲當走千里,與 宏甫 為十日之飲。’”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蓼莪
《詩·小雅》篇名。此詩表達了子女追慕雙親撫養之德的情思。後因以“蓼莪”指對亡親的悼念。《後漢書·清河孝王劉慶傳》:“﹝諸王﹞常有《蓼莪》、《凱風》之哀。” 宋 蘇軾 《謝生日詩啟》:“《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掃墓》詩:“ 王褒 私教授,長起《蓼莪》哀。”
途窮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苦身攢鏃,途窮血裹斑。”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窮道盡。”
沈守正名句,歲暮舟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