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賢的《簡姜貴憲聞過詩》
全文:
古人喜聞過,信為百世師。
君子能成德,賴友以相規。
奈何今之士,諱疾而忌醫。
訑訑距人諫,不善何由知。
心惟恥下問,自用不能移。
甘心守孤陋,寡助親亦離。
若人究其見,無乃愚且痴。
念此恆自省,觀生驗我為。
吾友具三益,顧我實所資。
但願忘人勢,有過忠告之。
武公臻耄耋,求戒辭愈卑。
況予知非歲,考祥豈憚疲。
位高才不稱,戰兢恆自持。
斷斷無他技,盍簪意欲縻。
小德已出入,毋俾大節虧。
望君不我棄,善行勖我施。
俯仰無愧怍,致此非君誰。
倖免取譏誚,豈獨相追隨。
參考注釋
訑訑
洋洋自得貌,沾沾自喜貌。 宋 朱熹 《與劉共父書》:“此蓋未及乎有為,而天下之士先以訑訑之聲音顏色待之矣。”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諧》:“初機士偶一解,而即訑訑自矜有得。” 嚴復 《救亡決論》:“訑訑聲顏,距人千里。”
不善
(1).指壞事。《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史記·孝文本紀》:“ 呂產 欲為不善,丞相 陳平 與太尉 周勃 謀奪 呂產 等軍。”
(2).指惡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然明 曰:‘政將焉往?’ 裨諶 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 子產 ?’” 楊伯峻 註:“以好人代替壞人。”《國語·晉語六》:“不善進不善,善亦蔑由進矣。”
(3).指缺點。《孟子·離婁下》:“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
(4).不良;不好。《莊子·至樂》:“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史記·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迎面有二個人行將至,忽悄語曰:‘來矣。’某知其意不善,怖極計生。”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吳天寶 人小,器量可大,看出 姚大嬸 氣色不善,也不介意,還是說呀笑的,到底把 姚大嬸 引樂了。”
(5).不長於。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至乏絶,風寒所災,百毒所傷,中道夭於眾難,世皆知笑悼,謂之不善持生也。”
(6).猶言非同小可。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一折:“若有人撞見,這頓打可不善也。”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李賢名句,簡姜貴憲聞過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