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汝錫的《壽時相》
全文:
五百年間瑞氣鍾,堂堂皎月眾星中。
甄陶四海規模大,心膂三朝體貌隆。
壽杖終扶黃髮老,袞衣今拜黑頭公。
彭聃豈足延遐算,願助昇平到不窮。
參考注釋
甄陶
(1).燒制瓦器。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使治家養生必於農,則 舜 不甄陶,而 伊尹 不為庖。” 宋 沉遘 《上兩府二書》:“良工甄陶,方圓莫不稱其用。”
(2).化育;培養造就。 漢 揚雄 《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甄陶國風。” 李周翰 註:“甄陶,謂燒土為器。言欲政化純厚,亦如甄陶乃成。”《舊唐書·孝友傳·裴守真》:“甄陶化育,莫匪神功,豈於樂舞,別申嚴敬。” 明 歸有光 《松江新建行省頌》:“小子不佞,辱荷甄陶。” 清 方苞 《曾孺人楊氏墓表》:“然後知孺人之德,能甄陶子婦而諭其志也。”
(3).喻天地,造化。 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 有唐 文最盛, 韓 伏 甫 與 白 。 甫 白 無不包,甄陶鹹所索。” 金 蕭貢 《自感》詩:“形骸付與甄陶外,禍福難防倚伏前。”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規模
事業、工程、運動、機構等所包含的範圍
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
心膂
(1).心與脊骨。 晉 陸機 《五等論》:“四體辭難,而心膂獲乂。”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予心自念,豈予死於是乎?為之踟躕,心膂如割。” 明 皇甫濂 《悼子乘》詩:“奚但腸九迴,心膂成頽崩。”
(2).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入作心膂,出為爪牙。”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中生祠碑》:“心膂連營,蓄雷霆於北落;股肱重鎮,寄柱石於東門。” 明 夏完淳 《三國論》:“原夫 豐 配 去而 青 冀 衰, 葛 陸 盡而 吳 蜀 斃。興替之兆,實由心膂。”
(3).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 晉 庾亮 《讓中書監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以此求治,未之聞也。” 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幼讀儒書,兼通韜略,為藩鎮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臣愚以為朝廷於 袁世凱 等既寄以心膂,似宜盡去其牽掣。”
(4).心思與精力。 晉 張華 《勞還師歌》:“將士齊心膂,感義忘其私。”《舊唐書·太宗紀下》:“所以 屈突 、 尉遲 ,由仇敵而願傾心膂。” 宋 范仲淹 《謝傳宣表》:“如朝廷未議解兵,臣願奔走塞下,再竭心膂,少贖過尤。”
(5).猶心懷。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不過豪俠使氣,狂醉於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繫其心膂。”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體貌
(1) 身材容貌
(2) 指以禮貌相待
陳汝錫名句,壽時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