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白鶻行》
全文:
鶻之與隼如枳橘,鷙鳥之中俊莫匹。
是皆其色雜蒼黝,如雪白者萬無一。
矯然致此白將軍,悚立一朵梨花雲。
玉架金絛不放去,爾行其義我行仁。
嚴若郅都飛李廣,問鶻何來來海上。
蘭台令史頌白雉,詎奮奇功酬豢養。
鶻乎鶻乎,秋其德而辛其色。
殊毛出眾非改常,致用求真正相得。
參考注釋
蘭台
(1). 戰國 楚 台名。故址傳說在今 湖北省 鍾祥縣 東。《文選·宋玉<風賦>序》:“ 楚襄王 游於 蘭臺 之宮, 宋玉 、 景差 侍。” 李周翰 註:“ 蘭臺 ,臺名。” 唐 張九齡 《登古陽雲台》詩:“ 楚國 茲故都, 蘭臺 有餘址。”
(2). 漢 代宮內收藏典籍之處。《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祕書。” 漢 焦贛 《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書,藏蘭臺,雖遭潰亂,獨不逢災。”
(3).泛指宮廷藏書處。《南史·徐勉傳》:“方領矩步之容,事滅於旌鼓;蘭臺石室之典,用盡於帷蓋。”
(4).指御史台。 漢 代的御史中丞掌管蘭台,故稱。《資治通鑑·齊東昏侯永元二年》:“ 慧景 燒蘭臺府署為戰場。” 胡三省 註:“蘭臺,御史臺也。”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雜辯》:“蓋御史有兩丞,其一在蘭臺,謂之中丞。”又 東漢 時 班固 為蘭台令史,受詔撰《光武本紀》,故史官亦稱“ 蘭臺 ”。
(5). 唐 代指秘書省。 唐 白居易 《秘書省中憶舊山》詩:“猶喜蘭臺非傲吏,歸時應免動移文。” 唐 李商隱 《無題》詩:“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馮浩 箋註:“《舊書·職官志》:秘書省, 龍朔 初改為蘭臺, 光宅 時改為麟臺, 神龍 時復為秘書省。”
(6).相術家指鼻的左側。《太清神鑒》卷二:“準頭主富貴貧賤,百事吉凶……左為蘭臺,右為廷尉。”《舊唐書·方伎傳·袁天綱》:“ 天綱 謂 淹 曰:‘公蘭臺成就,學堂寬博,必得親糾察之官,以文藻見知。’” 明 謝讜 《四喜記·詩禮趨庭》:“天庭忒恁低,地閣那曾偉,準頭偏,蘭臺、廷尉俱虧……恐今生虎榜姓難題。”
(7).道教指肝臟。《雲笈七籤》卷十九:“經曰:‘肺為尚書,肝為蘭臺,心為太尉公。’”
令史
(1).官名。 漢 代蘭台尚書屬官,居郎之下,掌文書事務,歷代因之。 隋 唐 以後,成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級事務員之稱,位卑秩下,不參官品。至 明 代遂廢。見《通典·職官四》。
(2). 宋 元 以來官府中胥吏的通稱。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三折:“打的個遍身家鮮血淋漓, 包待制 又葫蘆提,令史每粧不知,兩邊廂列著祗候人役。”《水滸傳》第二七回:“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 王婆 口詞,一般供説。四家鄰舍,指證明白。” 明 高明 《琵琶記·春宴杏園》:“昨日已吩咐太僕寺掌鞍馬的令史,並 洛陽縣 管排設的驛丞,專聽俺這裡鳴鼓三聲,都要到此聚會聽點。”
白雉
(1).白色羽毛的野雞。古時以為瑞鳥。《尚書大傳》卷四:“ 周公 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楚辭·天問》:“厥利維何,逢彼白雉。” 漢 班固 《白*虎通·封禪》:“白雉降,白鹿見,白烏下。” 晉 左思 《蜀都賦》:“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越裳操》止三句,不言白雉而意自見,所謂大樂必易是也。”
(2).白鷳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白鷳》。
奇功
異常的功勞、功勳。《漢書·陳湯傳》:“ 湯 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三國演義》第七十回:“ 黃忠 謂 嚴顏 曰:‘你可見諸人動靜么?他笑我二人年老,今可建奇功,以服眾心。’” 朱*德 《寄南征諸將》詩:“南征諸將建奇功,勝算全操在掌中。”
豢養
餵養(牲畜),比喻收買並利用
乾隆名句,白鶻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春日雜感和程佛肩陳佐卿原韻八首·其三
方鶴齋〔清代〕驅滇健將令如山,早播威聲到百蠻。六詔待尋金馬跡,五峰飛奪玉蟾關。便當掃穴纓先請,可惜臨河駕已還。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