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偽漢劉龑冢歌》
全文:
紇乾山雀凍欲死,朱五經兒作天子。
紛紛負販皆侯王,山牛兔絲粵中起。
中原澒洞久風塵,遂使傭奴竊邊鄙。
黃屋左纛歷四世,坐斥洛州為刺史。
昭陽溝水流真珠,論車卻笑燒沉水。
金銀當日錮三泉,帶劍上陵嗟已矣。
苦將肖像擬休屠,金蠶玉魚誰料理。
茂陵甲帳出人間,況爾區區安足齒。
驪山地市竟如何,銀海茫茫同一軌。
參考注釋
金銀
(1).黃金和白銀。《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宮,構以金銀。”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盡得其所虜掠金銀、婦女等,皆獲致其家。”《水滸傳》第二二回:“ 柴進 取出些金銀,送與 武松 。”
(2).謂印綬。《後漢書·班超傳》:“今臣幸得奉節帶金銀護 西域 。” 李賢 註:“金銀,謂印也。金印紫綬,銀印青綬也。”
(3).指紙錁,冥鏹。《金*瓶*梅詞話》第八四回:“金爐內炷了香,焚化了紙馬金銀。”
當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當日來回
三泉
(1).三重泉,即地下深處。多指人死後的葬處。《史記·秦始皇本紀》:“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晉 張華 《章懷皇后誄》:“杳杳新,下絶三泉。”《後漢書·黃瓊傳》:“敢以垂絶之日,陳不諱之言;庶有萬分,無恨三泉。”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麟圖緝謚,定榮辱於三泉。”
(2).即三柱星。《晉書·天文志上》:“三柱一曰三泉。”
帶劍
(1).佩劍。《韓非子·入奸》:“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史記·秦本紀》:“ 簡公 六年,令吏初帶劍。” 唐 王維 《送從弟蕃游淮南》詩:“讀書復騎射,帶劍游 淮陰 。”
(2).佩帶的劍。《東觀漢記·虞延傳》:“賜 延 錢及帶劍佩刀。”
(3).投壺的一種招數。把箭投插入壺耳中。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投壺之禮,近世愈精。古者實以小豆,為其矢之躍也,今則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帶劍、狼壺、豹尾、龍首之名。” 王利器 集解引 司馬光 《投壺格》:“倚竿,箭斜倚壺口中,帶劍,貫耳不至地者。”
上陵
漢 樂府《鐃歌》十八曲之一,屬《鼓吹曲辭》。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帝王到祖先陵墓進行祭祀。《後漢書·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清 惲敬 《先塋記》:“今朝廷有上陵之禮,始謂可損,今見威儀,乃知至孝惻隱不可廢也。”
已矣
(1)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王士禎名句,偽漢劉龑冢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