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
全文:
先是天聰年之際,歷設六部三院雲。
三院異名同稱內,國史秘書及弘文。
崇德各立大學士,六部承政參政分。
董正治官乃大備,亮工熙績胥效勤。
文臣贊襄圖盡職,武臣征伐勉樹勛。
幽明黜陟考群職,揆文奮武惟大君。
開國規模慱且約,事不師古匪攸聞。
參考注釋
先是
在此以前。多用於追述往事之詞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先是貝勒統軍。——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天聰
(1).上天賦予人的聽力。《韓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託於天智以思慮。”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願捨此穢耳,得彼天聰。”
(2).對天子聽聞的美稱。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冀陛下儻發天聰,而垂神聽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稽首再三拜,一言獻天聰。”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名動天聰,被旨祝髮。”
六部
隋 唐 至 清 ,中央行政機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秦 漢 之中央行政為九卿所分掌。 魏 晉 以後,由尚書分曹治事,曹便漸變為後來的部。 隋 初於尚書省立吏、祠、度支、左戶、都官、五兵六部。 唐 改祠部為禮部,度支為戶部,左戶為工部,都官為刑部,五兵為兵部,統歸尚書省管轄。 宋 沿襲未改。 元 六部歸中書省管轄。 明 廢中書省,六部獨立,直接對皇帝負責,相沿至 清 末。
三院
唐 制,御史台設三院:台院,置侍御史;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察院,置監察御史。 宋 仍 唐 制,有三院大夫。《新唐書·百官志三》:“御史臺,大夫一人……中丞為之貳。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唐 韓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銘》:“歷御史,屬三院,止尚書郎。”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御史臺故事:三院御史言事,必先白中丞。”又 清 初改內閣為三院,即弘文院、秘書院和內院。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 文皇 踐祚之初,改內閣為三院,曰弘文,曰秘書,曰內院,皆置大學士、學士等官。”
乾隆名句,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