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冉至韜光題壁》
全文:
前日坐韜光,觀海窮境遠。
今日登高峰,韜光又平坦。
以此識萬理,進界無止滿。
徒愛境致幽,輒復紆畫䍐。
嵐翠度重重,徑險遵踠踠。
山鳥及山花,夾道紛不斷。
松翻綠雲濤,竹帶碧琅粉。
不歷百磴艱,安知十里近。
山僧縱慣經,和南笑而莞。
參考注釋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慣經
習慣,慣常所經歷的。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閨怨》套曲:“偏今宵是怎生,乍別離不慣經。” 明 張四維 《雙烈記·歸省》:“諸凡那慣經,況戰丁,萬一摧殘事怎撐。”
和南
佛教語。佛門稱稽首、敬禮為和南。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願疏》:“皇太子某稽首和南,十方諸佛,一切賢聖。” 唐 白居易 《六贊偈·贊僧偈》:“故我稽首,和南僧寳。”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伍彌相公》:“ 班禪額爾德尼 來朝,上命公護送……公不與談,不和南稱弟子。”參閱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七三、 宋 贊寧 《僧史略·禮儀沿革》。
乾隆名句,冉至韜光題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