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蹤跡俱塵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見當年銅雀台

何謙邯鄲道中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謙的《邯鄲道中》

全文:
呂翁祠前秋草衰,邯鄲道上車輪迴。
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
平原客散趙宮廢,魏家歌舞寒煙積。
世間萬事春夢中,枕邊豈羨仙人術。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復來,洞簫寂寞青鸞哀。
黃粱蹤跡俱塵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見當年銅雀台

何謙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黃粱

(1).粟米名。即黃小米。《楚辭·招魂》:“稻粢穱麥,挐黃粱些。” 洪興祖 補註引《本草》:“黃粱出 蜀 、 漢 , 商 、 浙 閒亦種之,香美逾於諸粱,號為竹根黃。” 唐 杜甫 《贈衛八處士》詩:“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粱》﹝集解﹞引 寇宗奭 曰:“黃粱白粱,西 洛 農家多種,為飯尤佳,餘用不甚相宜。”

(2).同“ 黃粱夢 ”。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 陳媿齋 師召 在 南京 ,嘗有夢中詩寄予,予戲答之曰:‘舉世空驚夢一場,功名無地不黃粱。憑君莫向痴人説,説向痴人夢轉長。’” 明 張煌言 《卜天種晝寢戲成》詩:“新秋蕭颯北窗涼,一枕 羲皇 夢亦長。試問 漆園 蝴蝶影,可曾逆旅鬧黃粱。” 毛澤*東 《清平樂·蔣桂戰爭》詞:“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

蹤跡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不留蹤跡

詭蹤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塵埃

(1) 飛揚的塵土

塵埃傳播病菌

(2)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漳河水

詩歌。阮章競作。1950年發表。採用流傳於太行一帶的民歌形式,描寫漳河邊三個一起長大的姑娘解放前受封建夫權欺壓,解放後獲得幸福生活的變化,批判舊社會和封建意識,歌頌新社會和新風尚。結構嚴謹,熔寫景、抒情和敘事於一爐。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銅雀台

(1).亦作“ 銅爵臺 ”。 漢 末 建安 十五年冬 曹操 所建。周圍殿屋一百二十間,連線榱棟,侵徹雲漢。鑄大孔雀置於樓頂,舒翼奮尾,勢若飛動,故名 銅雀台 。故址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南古 鄴城 的西北隅,與 金虎 、 冰井 合稱三台。《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建安 十五年﹞冬,作 銅雀臺 。” 晉 陸翽 《鄴中記》:“ 銅爵臺 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 鄴西 三臺……中曰 銅雀臺 ,高十丈,有屋百一間。” 清 趙翼 《鄴城懷古》詩:“霸圖開國古 漳 濱, 銅雀臺 高逈入雲。” 呂志伊 《讀史感賦》:“而今立馬西陵望, 銅雀臺 荒繐帳空。”

(2).樂府平調曲名。又名“銅雀妓”。 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銅雀台》題解:“一曰《銅雀妓》。《鄴都故事》曰:‘ 魏武帝 遺命諸子曰:“吾死之後,葬於 鄴 之西崗上,與 西門豹祠 相近,無藏金玉珠寳。餘香可分諸夫人,不命祭吾。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臺上施六尺牀,下繐帳,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後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

何謙名句,邯鄲道中名句

詩詞推薦

黃粱蹤跡俱塵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見當年銅雀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