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戴炳的《梳頭自嘆》
全文:
短髮如冬霜,一朝白一朝。
又如深秋柳,槁葉迎風凋。
白者不再黑,白者不復牢。
羲娥疾馳驥,乾坤虛懸瓢。
人生寄其間,泛泛波上藻。
百歲一大夢,倏忽已隔宵。
胡不適所適,而乃隨滔滔。
富貴撇眼電,榮華過耳飆。
木散故得壽,龜靈徒取焦。
甘拙自安吉,役智滋勞忉。
所以柴桑人,不肯折此腰。
參考注釋
不適
(1).不往;不至。《書·盤庚上》:“ 盤庚 遷於 殷 ,民不適有居,吁眾慼,出矢言。” 孔 傳:“適,之也。”
(2).不合;不調。《管子·任法》:“凡為主而不得用其法,不適其意,顧臣而行。”《後漢書·章帝紀》:“去秋雨澤不適,今時復旱,如炎如焚。”
(3).身體不舒服。 唐 韓愈 《唐故河南令張君墓志銘》:“不得已就官,數月大不適,即以病辭免。”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笙村靈夢記》:“﹝ 王笥生 ﹞偶患不適,思覓一逭暑之處。” 萬里*鵬 《關於X》詩:“有同學說,我討厭它,見了就腦袋發脹全身不適。”
(4).指不愜意,不愉快。 唐 李商隱 《樂遊原》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宋 陳與義 《晚步》詩:“畎畝意不適,出門聊散憂。”
(5).不得,不招致。《韓非子·說林下》:“ 崇侯 、 惡來 知不適 紂 之誅也,而不見 武王 之滅之也。” 王先慎 集解:“《書大傳》一註:‘適,得也。’”
(6).不敷,不足。《漢書·循吏傳·黃霸》:“又發騎士詣北軍,馬不適士。”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關西 人謂補滿為適。馬少士多,不相補滿也。”
所適
所嫁之人,丈夫。 清 李漁 《奈何天·崖略》:“多少詞人能改革?奪旦還生,演作風流劇。美婦因而讐所適,紛紛邪行從斯出。”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我姐妹五人,各有所適。”
而乃
(1).連詞。表示承接。猶然後。《史記·呂不韋列傳》:“乃往見 子楚 ,説曰:‘吾能大子之門。’ 子楚 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 漢 王充 《論衡·初稟》:“當 漢祖 斬大蛇之時,誰使斬者?豈有天道先至,而乃斬之哉?勇氣奮發,性自然也。”
(2).連詞。表示轉折或另起話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淺,而 弈秋 之心,何嘗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妄抑大猷,至獨陷神於天穽之下,不以甚乎?” 宋 葉適 《始議一》:“非惟不務討伐二虜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冊以申百年之誓信。” 明 方孝孺 《豫讓》:“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損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魯迅 《書信集·致許廣平》:“而乃年屆結束,南北東西;雖尺素雲能通,或下問之不易。”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不斷
他滔滔地辯論著,臉上興奮得通紅。——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
這使他們驕傲了,一路滔滔開向平型關,…。—— 周立波《悼田守堯同志》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楚辭·東方朔·七諫》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書》
況且老荊那樣的人,滔滔者皆是,換一個來,何嘗會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辭·九章》
戴炳名句,梳頭自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