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立道的《未翁夫人七十壽詩》
全文:
七十年前占寶婺,定知此夜下臨吳。
仙階日煖芝蘭秀,相府春明桃李敷。
四世一堂流澤遠,三朝九命受恩俱。
金貂入座皆嘉客,珠履趨庭有賜奴。
內屋屏開紅翡翠,尚方錦制紫襜褕。
雲中青鸞傳新札,海外蒼麟奉瑞圖。
黃髮常同看綵服,朱門真不讓瑤都。
參考注釋
四世
(1).四代。《書·畢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 孔 傳:“言公勉行德,能勤小物,輔佐 文 武 成 康 四世。”《禮記·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 孔穎達 疏:“四世,謂上至高祖,以下至己,兄弟同承高祖之後為族兄弟,相報緦麻,是服盡於此,故緦麻服窮,是四世也。”《論語·季氏》:“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邢昺 疏:“言君之政令,及於大夫,至今四世矣。謂 季文子 、 武子 、 悼子 、 平子 也。”
(2).佛教語。指所謂聖世( 釋迦 在世時代)、正世( 釋迦 滅後一千年間)、像世(次一千年間)、末世(次一萬年間)。
流澤
謂流布恩德。《荀子·禮論》:“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所以別積厚者流澤廣,積薄者流澤狹也。” 宋 歐陽修 《明堂慶成》詩:“歡呼響山嶽,流澤浹根莖。”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次復入 斯拉夫 族而新其精神,流澤之長,莫可闡述。”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九命
(1). 周 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級亦稱九命。《大戴禮記·朝事》:“諸侯之得失治亂定,然後明九命之賞以勸之。” 孔廣森 補註:“九命之賞者,加九錫命作方伯。”《漢書·王莽傳上》:“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賞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則有九錫登等之寵。”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宗臣有勳勞為上公,國所宗者也。《周禮》‘上公九命’。九命九賜也。” 清 唐孫華 《秣陵太守行》:“太守去官名益高,三褫榮逾錫九命。”
(2). 北周 官秩的等級。 宇文泰 為 魏 太師時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文帝紀下》、《周書·盧辯傳》。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天河開國,分畿置政,地有十城,人居九命。”
受恩
受到恩惠。 漢 劉向 《說苑·復恩》:“夫施德者,貴不德,受恩者,尚必報。”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臣不勝受恩感激。” 唐 韓愈 《為裴相公讓官表》:“受恩益大,顧己益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料想 安公子 在 十三妹 跟前受恩深重,也斷沒個不允之理。”
王立道名句,未翁夫人七十壽詩名句
名句推薦
怪底一塵不到處,近軒草木總含滋
乾隆《 * 泉三首·其二》孔門三千人,十資九其慧
曾豐《題 * 宰黃叔萬魯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