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不詳的《郊廟歌辭·享章懷太子廟樂章·送文舞迎武舞》
全文:
羽籥崇文禮以畢,乾戚奮武事將行。
用舍繇來其有致,壯志宣威樂太平。
參考注釋
羽籥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舞者所持的舞具和樂器。羽,指雉羽。籥,一種編組多管樂器。《周禮·春官·籥師》:“祭祀,則鼓羽籥之舞。賓客饗食,則亦如之。” 鄭玄 註:“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禮記·文王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 朱彬 訓纂:“干戈,萬舞,象武也,用動作之時學之;羽籥,籥舞,象文也,用安靜之時學之。”《史記·樂書》:“鐘鼓、管磬、羽籥、乾戚,樂之器也。”《隋書·音樂志下》:“今文舞執羽籥,武舞執乾戚。” 唐 蕭仿 《享太廟樂章》:“羽籥象德,金石薦祥。”
文禮
(1).謂行禮如儀,不失其度。《韓詩外傳》卷四:“愛由情出謂之仁,節愛理宜謂之義,致愛恭謹謂之禮,文禮謂之容。” 漢 賈誼 《新書·修政語下》:“諸侯接士而使吏禮恭於人者,謂之文禮矣。”
(2).禮儀制度。《後漢書·黨錮傳序》:“及 漢祖 仗劍,武夫勃興,憲令寬賒,文禮簡闊。”
乾戚
(1).亦作“ 乾鏚 ”。盾與斧。古代的兩種兵器。亦為武舞所執的舞具。《詩·大雅·公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毛 傳:“戚,斧也。” 鄭玄 箋:“乾,盾也。”《禮記·樂記》:“比音而樂之,及乾戚羽旄,謂之樂。” 孔穎達 疏:“乾,盾也;戚,斧也。武舞所執之具。”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十:“ 刑天 舞乾戚,猛志固常在。” 唐 褚亮 《祭方丘樂章·舒和》:“玉幣牲牷分薦享,羽旄乾鏚遞成容。”
(2).指征戰。《魏書·邢巒傳》:“未有捨乾戚而康時,不征伐而混一。”《南史·梁紀下》:“然先王文武遞用……而帝留心俎豆,忘情乾戚,溺於釋教,弛於刑典。” 唐 李昂 《從軍行》:“欲令塞上無乾戚,會待單于繫頸時。”
奮武
揚武;用武。《書·禹貢》:“二百里奮武衛。” 孔 傳:“文教外之二百里。奮武衛,天子所以安。” 孔穎達 疏:“由其心安王化,奮武以衛天子,所以名此服為安也。” 三國 魏 曹丕 《述征賦》:“命元司以簡旅,予願奮武乎 南鄴 。” 唐 元稹 《王進岌冀州刺史》:“兵興已來,習為奮武之地。” 清 魏源 《<海國圖志>敘》:“何患攘剔之無期,何患奮武之無會?”
將行
(1).率領隨從的人。《韓非子·內儲說上》:“ 中山 之相 樂池 ,以車百乘使 趙 ,選其客之有智慧型者,以為將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使 句芒 其將行兮,吾欲往乎南娭。” 顏師古 註:“將行,將領從行也。”
(2).官名。 秦 置。 漢景帝 時改為大長秋,掌皇后宮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將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皇后卿也。”
不詳名句,郊廟歌辭·享章懷太子廟樂章·送文舞迎武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