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杜士基的《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排律二十四韻以攄欽挹之懷》

全文:
間氣鍾名世,文昌拱舊京。
岱宗聿表峻,滄海共涵清。
偉略三朝望,崇標八座傾。
烏台方秉憲,鳩府更提衡。
水旱天行劇,札瘥物力煢。
縱稱財賦窟,安得廩儲盈。
吏弊紛難詰,民艱未易鳴。
焦心廑設策,蒿目閱持平。
輸挽才能繼,斂施恰中程。
果然充士腹,展也豫皇情。
會有褒綸屆,旋看晉秩迎。
林泉忽引興,簪紱澹浮榮。
悟主心逾切,抽身慮更明。
懸車太早計,聽履尚餘聲
未穩山窗臥,常參斗柄橫。
能潛復能見,難弟亦難兄。
閫外收奇捷,朝端仗老成。
齊流竹帛譽,並勒鼎鍾名。
此日壺漿送,當年圖繪並。
感恩矢下里,聊為竭衷誠。

杜士基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註:“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輓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 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後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太早計

大早計。 宋 黃庭堅 《子瞻子夏丘明見戲聊復戲答》詩:“化工見彈太早計,端為失明能著書。” 馬浮 《爾雅台答問·答劉君》:“今觀足下所引諸書,真偽錯雜,似於二氏源流未暇深考,而遽言具源,似太早計。”參見“ 大3早計 ”。

聽履

語本《漢書·鄭崇傳》:“ 崇 少為郡文學史,至丞相大車屬。弟 立 與 高武侯 傅喜 同門學,相友善。 喜 為大司馬,薦 崇 , 哀帝 擢為尚書僕射。數求見諫爭,上初納用之。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 鄭尚書 履聲。’”後遂以“聽履”指帝王親近的重臣。 唐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持衡留藻鑑,聽履上星辰。” 清 趙翼 《清江浦送費制府入為大司馬賀遷惜別情見乎詞》詩:“聽履崇班躡禁廷,本兵身繫九邊寧。”

餘聲

(1).遺留下的聲響。《文選·陸機<於承明作與士龍>詩》:“佇眄要遐景,傾耳玩餘聲。” 劉良 註:“玩想其餘語之聲。”《文選·沉約<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高車塵未滅,珠履故餘聲。” 呂延濟 註:“餘聲者,思昔時之履步,若在耳故也。”

(2).未盡之聲。 宋 王安石 《九井》詩:“餘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坑。”

(3).其他聲響。 唐 柳宗元 《夏晝偶作》詩:“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杜士基名句,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排律二十四韻以攄欽挹之懷名句

詩詞推薦

懸車太早計,聽履尚餘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