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正民的《破賊凱歌八章·其二》
全文:
淮南千里少遺民,萬頃膏腴變棘榛。
闢地營田真上策,稻粱已見滿倉囷。
參考注釋
闢地
(1).開拓疆土。《逸周書·諡法》:“闢地有德曰襄。” 朱右曾 校釋:“辟,開廣也。”《韓非子·飾邪》:“ 秦 以其大吉,闢地有實,救 燕 有名。” 漢 桓寬 《鹽鐵論·伐功》:“ 燕 襲走 東胡 ,闢地千里,度 遼東 而攻 朝鮮 。”
(2).開墾土地。《管子·八觀》:“闢地廣而民不足者,上賦重,流其藏者也。”《淮南子·修務訓》:“ 舜 作室,築牆,茨屋,闢地,樹穀,令民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
舊謂遷地以避禍患。《論語·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去亂國,適治邦。” 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四:“ 鄭氏 注作者七人,以 沮溺 為闢地者。”
開闢疆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曾由 地中海 、 黑海 之間攻服諸遊牧部落,闢地至 西印度 。”
營田
(1).經營田產;購置田地。《宋書·良吏傳·江秉之》:“人有勸其營田者, 秉之 正色曰:‘食祿之家,豈可與農人競利?’”《梁書·處士傳·何胤》:“山側營田二頃,講隙從生徒游之。”
(2).即屯田。 漢 以後歷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於駐紮地區種田,以供軍餉。《南齊書·垣崇祖傳》:“卿視吾是守 江 東而已邪?所少者食,卿但努力營田,自然平殄殘醜。” 宋 范仲淹 《奏為陝西西路入中糧草及支移二稅》:“更選差朝臣四人……專管本路稅賦課利及圖回營田等事。”《文獻通考·田賦七》:“屯田以兵,營田以民,固有異制。 鹹平 中, 襄州 營田,既調夫矣,又取鄰州之兵,是營田不獨以民也。 熙 豐 間,邊州營屯,不限兵民,皆取給用,是屯田不獨以兵也。”
(3).屯田制之耕作地。《通典·食貨二》:“諸營田若五十頃外更有地剩配丁牛者,所收斛斗皆準頃畝。”《新唐書·薛珏傳》:“初,州有營田。”
上策
良策;可行性強的計策
今不勞兵馬,坐觀成敗,上策也
稻粱
稻和粱,穀物的總稱。《詩·唐風·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史記·禮書》:“稻粱五味,所以養口也。” 南朝 宋 鮑照 《野鵝賦》:“空穢君之園池,徒慙君之稻粱。” 唐 杜甫 《重簡王明府》詩:“君聽鴻雁響,恐致稻粱難。” 宋 曾鞏 《鴻雁》詩:“長無矰繳意自閒,不飽稻粱心亦足。”
倉囷
貯藏糧食的倉庫。《韓非子·難二》:“因發倉囷賜貧窮。” 唐 白居易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詩:“廩祿二百石,歲可盈倉囷。” 唐 元稹 《賽神》詩:“貧者日消鑠,富亦無倉囷。”
李正民名句,破賊凱歌八章·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