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錢謙益後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錢謙益的《後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

全文: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

錢謙益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錢謙益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書法作品欣賞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海角

(1).本指突出於海中的狹長形陸地,常形容極遠僻的地方。 元 范梈 《游南台閩粵王廟》詩:“海角釣龍人杳杳,雲間待雁路迢迢。” 元 張雨 《答楊廉夫》詩之二:“詔書寬大到海角, 河 北飢氓爭倒戈。”

(2). 許地山 有短篇小說《海角底孤星》。

(3).用海螺殼作的號角。《西遊補》第八回:“外面又擂鼓一通,吹起海角,擊動雲板。”

崖山

即 厓山 。亦稱 厓門山 、 崖門 。在 廣東省 新會縣 南大海中。形勢險要, 南宋 末 張世傑 奉帝 昺 扼守於此。兵敗, 陸秀夫 負帝 昺 蹈海死, 宋 亡。 清 傅鼎銓 《廣信登舟》詩:“因風遙向 崖山 祝,願赴澄波伴 宋 臣。” 清 錢謙益 《贈愚山子序》:“有 崖山 、 柴市 之忠,而不為將相;有西臺眢井之節,而不忍稱遺民。”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不屬

(1).不及。《書·盤庚中》:“爾忱不屬,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曷廖。” 孔 傳:“汝忠誠不屬逮古。” 孔穎達 疏:“汝等不用徙者,由汝忠誠不能屬逮於古賢。”

(2).不連線。《韓非子·說疑》:“要領不屬,手足異處。”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緜世浸遠,光靈不屬。”

(3).不專注。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先生知其意已不屬,遂驅之出閣。” 清 王韜 《淞隱漫錄·十二花神》:“若見俗客,輒為攢眉,囁嚅不能吐一詞,蓋外雖應酬而意不屬也。” 茅盾 《大澤鄉》:“心神不屬地看著的兩位軍官,猛覺得有些異樣的味兒兜上心窩來了。”

(1).不依附。《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前有老主而不踰,後有儲主而不屬,矜矣。”

(2).不隸屬。 三國 魏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孤與將軍,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屬本州。”《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聖朝無外,普天下那一處不屬我大 唐 的?”

中華

(1)

(2)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後也借指中國

振興中華

(3) 指中原

(4)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錢謙益名句,後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名句

詩詞推薦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