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勝勝慢(和劉春卿有懷金溪)》
全文:
凌雲氣節,貫日精忠,艱難未許心灰。
芳酒一尊,對君聊為君開。
要識治安非晚,樂得賢、新賦台萊。
愁似雪,喜青天萬里,曉霽春回。
須信赤繩繫足,朱衣點額終在,休嘆淹徊。
梅實槐花,看看便是相催。
座上觥籌交錯,玉山峙、莫遣停杯。
濡須好,儻他時富貴,猶冀重來。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赤繩繫足
相傳月下老人主司人間婚姻,其囊中有赤繩,於冥冥之中系住男女之足,雙方即注定為夫婦。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 韋固 少未娶,旅次 宋城 ,遇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檢書。因問之。答曰:‘此幽明之書。’ 固 曰:‘然則君何主?’曰:‘主天下之婚姻耳。’因問囊中赤繩子,曰:‘此以繫夫婦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繫之,終不可易。’”《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五百年前合為夫婦,月下老赤繩繫足。” 清 蒲松齡 《代王次公與顏山趙啟》:“月老翻書,幸赤繩繫足;天孫隔渡,賴烏鵲填橋。”亦作“ 赤繩綰足 ”。 明 張景 《飛丸記·盟尋泉石》:“想赤繩綰足再難逃,只願得同諧到老,歷天長地久,永把瑟琴調。”亦作“ 赤繩繫蹤 ”。 明 陸采 《懷香記·飛報捷音》:“ 藍田 璧先種,赤繩繫蹤。”
朱衣
(1).大紅色的公服。《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左個,乘朱路,駕赤駵,載赤旂,衣朱衣,服赤玉。”《資治通鑑·宋文帝元嘉三十年》:“甲子,宮門未開, 劭 以朱衣加戎服上,乘畫輪車,與 蕭斌 共載,衛從如常入朝之儀。” 胡三省 註:“朱衣,太子入朝之服。”
(2). 唐 宋 四、五品官員所著的緋服。 唐 杜牧 《新轉南曹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詩:“捧詔 汀洲 去,全家羽翼飛。喜拋新錦帳,榮借舊朱衣。”
(3).穿著朱衣的職官。《後漢書·蔡邕傳》:“臣自在宰府,及備朱衣,迎氣五郊,而車駕稀出。” 李賢 註:“朱衣,謂祭官也。” 宋 徐鉉 《送劉山陽》詩:“舊族知名士,朱衣宰 楚 城。” 清 唐孫華 《讀梅村先生<鹿樵紀聞>有感題長句》之六:“東市朱衣多裹血,西臺紅淚與招魂。”
(4).穿朱衣。指入仕、升官。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敏中 始婚也,已朱衣矣。”
(5).指朱衣使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赫赫科條,袖裡常存惟白簡;明明案牘,簾前何處有朱衣。”參見“ 朱衣使者 ”。
點額
(1).謂跳龍門的鯉魚頭額觸撞石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鱣,鮪也。出 鞏穴 ,三月則上渡 龍門 ,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後因以“點額”指仕途失意或應試落第。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鱣,鮪也。出 鞏穴 ,三月則上渡 龍門 ,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 唐 李白 《贈崔侍御》詩:“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宋 梅堯臣 《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詩:“怊悵以送君,致龍翻點額。” 明 梅鼎祚 《玉合記·逢世》:“乘流妨點額,一躍可成龍。”
(2).以筆點頭額,吉祥之兆。事本《北齊書·文宣帝紀》:“既為王,夢人以筆點己額。旦以告館客 王曇哲 曰:‘吾其退乎?’ 曇哲 再拜賀曰:‘王上加點,便成主字,乃當進也。’”
淹徊
亦作“ 淹回 ”。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暄 話於所親,尚嘆己之淹徊,而謂 珣 遷改疾速。” 宋 蘇舜欽 《送杜密學赴并州》詩:“倚注宸襟切,淹回物論喧。” 宋 葉適 《送白酆還蜀》詩:“前歲淹徊下 巴峽 ,今年憔悴出京城。” 明 宋濂 《元故樂清縣男林府君墓銘》:“有若府君材信美矣,乃使之淹回下列,無以吐其胸中所藴。”
王之道名句,勝勝慢(和劉春卿有懷金溪)名句
名句推薦
連宵燈火燕秋堂,歌板無寥舞袖涼
寧調元《集定庵句,柬鵷雛、楚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