薝蔔林中黃土堆,羅襦繡黛已成灰

劉禹錫和樂天題真娘墓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和樂天題真娘墓》

全文:
薝蔔林中黃土堆,羅襦繡黛已成灰
芳魂雖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開。
幡蓋向風疑舞袖,鏡燈臨曉似妝檯。
吳王嬌女墳相近,一片行雲應往來。

劉禹錫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卜林

漢 京房 著《周易占》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集林》十二卷、《周易飛候》九卷,後世合稱“卜林”。今皆佚。 北周 庾信 《小園賦》:“問 葛洪 之藥性,訪 京房 之卜林。”參閱《隋書·經籍志三》。

中黃

(1).亦稱“ 中黃伯 ”。古勇士名。《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奮 中黃 育獲 之士,騁良弓勁弩之勢。” 呂延濟 註:“ 中黃伯 、 夏育 、 烏獲 ,皆古之力士也。”

(2).泛指勇士。 明 梅鼎祚 《玉合記·拒間》:“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黃。”

(3).指 中黃子 。傳說中的仙人。見 晉 葛洪 《抱朴子·地真》。 宋 蘇軾 《和讀山海經》之四:“豈伊臭濁中,爭此頃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黃 。” 明 王鏊 《震澤長語·仙釋》:“ 冷啟敬 ,隸 淮陽 ,遇異人,授 中黃 大丹。”

(4).指 黃帝 。《文選·張協<七命>》:“啟 中黃 之少宮,發 蓐收 之變商。” 呂延濟 註:“ 中黃 , 黃帝 也。”《雲笈七籤》卷三:“ 黃帝 以道治世一百二十年,於 鼎湖山 白日昇天,上登 太極宮 ,號曰 中 黃真人 。”

(5).黃石脂。《文選·張衡<南都賦>》:“太一餘糧,中黃瑴玉。” 呂向 註:“中黃,謂石中﹝黃﹞子,黃石脂也。”

(6).中央。 三國 魏 曹植 《寶刀賦》:“礪以五方之石,鑒以中黃之壤。” 唐 崔損 《五色土賦》:“眾色環封,所以示外共其方職;正色居上,所以表內附於中黃。” 宋 范仲淹 《明堂賦》:“耽然太室,儼乎中黃。”

(7).指黃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 望舒 弭節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黃。” 唐 李乂 《奉和三會寺應制》:“ 漢 闕中黃近, 泰山 太白連。”

(8).帝王府庫名。《後漢書·桓帝紀》:“芝草生中黃藏府。” 李賢 注引《漢官儀》:“中黃藏府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 三國 魏 曹植 《自誡令》:“豐賜光厚,訾重千金,損乘輿之副,竭中黃之府。”

(9).中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効足中黃,殉驅馳兮。” 劉良 註:“中黃,中營也;以身從物曰徇。言効天子之營以從驅馳。”

(10).古指人體的橫膈膜。 明 高攀龍 《文學景耀唐公墓志銘》:“吾嘗讀 旌陽許仙 書,見其所云中黃者,人身膈膜也,膈下*體穢濁之氣,不得薰心府。”

(11).泛指腹中。《封神演義》第三二回:“ 天化 在花籃中取出仙藥,用水研開,把劍撬開上下牙關,灌入口內,送入中黃,走三關,透四肢,須臾轉八萬四千毛竅。”

羅襦

(1).綢制短衣。《史記·滑稽列傳》:“羅襦襟解,微聞薌澤。”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清 黃遵憲 《拜曾祖母墓》詩:“頭上盤雲髻,耳後明月璫,紅裙絳羅襦,事事女兒妝。”

(2).細密的網。《周禮·夏官·羅氏》:“羅氏:掌羅烏鳥。蠟則作羅襦。”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襦,細密之羅。襦讀為繻。”

劉禹錫名句,和樂天題真娘墓名句

詩詞推薦

薝蔔林中黃土堆,羅襦繡黛已成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