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謝人惠雲巾方舄二首》
全文:
燕尾稱呼理未便,剪裁雲葉卻天然。
無心只是青山物,覆頂宜歸紫府仙。
轉覺周家新樣俗,未容陶令舊名傳。
鹿門佳士勤相贈,黑霧玄霜合比肩。
胡靴短靿格粗疏,古雅無如此樣殊。
妙手不勞盤作鳳,輕身只欲化為鳧。
魏風褊儉堪羞葛,楚客豪華可笑珠。
擬學梁家名解脫,便於禪坐作跏趺。
參考注釋
擬學
猶仿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此是屋上架屋耳,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
解脫
(1) 佛教指脫離苦惱,自在無礙
果解脫否。——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甩掉;脫身
諸事紛擾,使他無以解脫
(3) 開脫
為人解脫罪責
坐作
(1).坐與起,止與行。古代練兵的科目之一,多與“進退”連用。《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 鄭玄 註:“習戰法。” 宋 曾鞏 《殿前都指揮使制》:“夫兵有擊刺射馭之能,有坐作進退之法。” 清 龍啟瑞 《覆唐子實書》:“苟不能如此,則所謂明訓練,習坐作,備糗糧,築關隘者,今皆不敢遽言。”
(2).安然而為。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皇后兄弟,主壻外孫……虛食重祿,素餐屍位,而但事滛侈,坐作驕奢,破敗而不及傳世者也。” 漢 王符 《潛夫論·三式》:“且夫列侯皆剖符受策,國大臣也……何得坐作奢僭,驕育負責,欺枉小民,淫恣酒色,職為亂階,以傷風化而已乎?”
跏趺
“結跏趺坐”的略稱。1.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兩足*交叉置於左右股上,稱“全跏坐”。或單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單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據佛經說,跏趺可以減少妄念,集中思想。《無量壽經》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四:“小師之趨東室也,急欲化去,跏趺不盡一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豁然而寤,見老僧猶跏趺座上。”
(2).泛指靜坐,端坐。 宋 蘇軾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之一:“也知卜築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宋 陸游 《別王伯高》詩:“香奩贈別非無意,共約跏趺看此心。”
蘇軾名句,謝人惠雲巾方舄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