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
全文:
並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秋風吹行衣,落日下霜草。
昔日憩鞏縣,信馬行草早。
行行過任村,遂歷黃河隩。
登高望河流,洶洶若怒鬧。
予生平居南,但聞河浩渺。
停鞍暫游目,茫洋肆驚眺。
並河行數曲,山坡亦縈繞。
甖子與山口,呀險乃天灶。
秤鉤真如鉤,上下欲顛倒。
虎牢吏當關,譏問名已告。
滎陽夜聞雨,故人留我笑。
明朝已高塵,輤車引旌纛。
傳雲送主喪,窀穸詣墳兆。
後乘皆輜軿,輪轂相輝照。
辟易未及避,廬兒已呵噭。
午出鄭東門,下馬僕射廟。
中牟去鄭遠,記里十餘堠。
抵牟日已暮,仆馬困米槁。
漸望閶闔門,崛若中天表。
趨門爭道入,羈鞅不及掉。
浪墥游九衢,風埃嘆何浩。
京師天下聚,奔走紛擾擾。
但聞街鼓喧,忽忽夜復曉。
追懷洛中俊,已動思歸操。
為別未期月,音塵一何杳。
因書寫行役,聊以為君導。
參考注釋
辟易
(1).退避;避開。《史記·項羽本紀》:“是時, 赤泉侯 為騎將;追 項王 , 項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張守節 正義:“言人馬俱驚,開張易舊處,乃至數里。” 唐 顧況 《從軍行》之一:“怒目時一呼,萬騎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餘話》卷一:“ 瓘 指劍以示曰:‘ 瓘 雖識大王,但此物不識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趙翼 《古州諸葛營》詩:“想是擒縱聲威在,一時羣蠻盡辟易。” 魯迅 《彷徨·長明燈》:“他兩眼更發出閃閃的光來,釘一般看定 闊亭 的眼,使 闊亭 的眼光趕緊辟易了。”
(2).指屏退;擊退。《北史·序傳·李曉》:“行至 成皋 ,為 滎陽 令 天水 閻信 所疑,辟易左右,謂 曉 曰:‘觀君儀貌,豈是常倫?’”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聞有賊,奮臂前驅,十數人輒辟易千人。”
(3).引申為消失。 宋 司馬光 《朝雞贈王樂道》詩:“一聲高舉耳目醒,四遠羣陰俱辟易。”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有頃,大雨傾注,氛霧辟易。”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4).狂疾。《國語·吳語》:“ 員 不忍稱疾辟易,以見王之親為 越 之擒也。 員 請先死。” 韋昭 註:“辟易,狂疾。”
(5).拜服;傾倒。 唐 杜甫 《夜聽許十一誦詩愛而有作》詩:“誦詩渾游衍,四座皆辟易。” 清 董樵 《劉旅皇半剌》詩:“大雅既淪喪,吾子敦詩書。作者皆辟易,嘆君 楊 馬 餘。” 清 王晫 《今世說·捷悟》:“每雄談,四座為辟易。”
(6).謂解凍。《呂氏春秋·上農》:“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糞。” 陳奇猷 校釋:“‘辟易’係古人恆言。《史記·項羽本紀》云:‘ 赤泉侯 為騎將,追 項王 , 項王 瞋目叱之, 赤泉侯 人馬俱驚,辟易數里’。正義云:‘言人馬俱驚,開張易舊處,乃至數里。’是‘辟易’者,其地原為人或物所佔據而後避開之義。此文既是説耕稼,則田地辟易是相對於田地固凍而言,故辟易即是解凍。”
未及
(1) 來不及
老師未及說完,下課鈴響了
(2) 並未涉及
他所說的只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廬兒
家奴;僕從。《漢書·鮑宣傳》:“蒼頭廬兒,皆用致富。”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漢 名奴為蒼頭。諸給殿中者所居為廬,蒼頭侍從,因呼為廬兒。” 唐 韋應物 《長安道》詩:“既請諸侯封部曲,還將金印授廬兒。” 宋 葉適 《周君南仲墓志銘》:“今廟堂無能,盡出胥吏,蒼頭廬兒,干政接踵。”
呵噭
高聲呼叫。 宋 歐陽修 《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詩:“辟易未及避,廬兒已呵噭。”
歐陽修名句,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