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大受的《江行萬里圖》
全文:
雪山西來接海白,天之所以限南北。
誰人胸里著輿圖,揮斥荊吳入綃墨。
濃濃淡淡兩岸山,煙波彌茫江面寬。
水空漠漠鳥飛絕,漸看漸遠天漫漫。
客舟泝流先後去,風帆飽腹如飛舞。
有時小艇絕波來,不知何處橫江渡。
鐘山隱隱開金陵,雨花台前留玉京。
汀洲劣處小孤出,垂楊綠引當陽城。
蘄黃紫翠照卷雪,武昌樓台半明滅。
周郎赤壁杳難憑,洞庭寒煙濛孤月。
西江耿耿沙籀清,三十六灣斜照明。
黃陵廟深楚山闊,九疑成削黏天青。
我來展軸驚快睹,恍然對面水仙府。
片時行盡江南天,吊何勞出門。
南巡真人忘卻歸,軒轅龍去眇難追。
鹹池曲絕誰奏樂,風雨啼痕滿竹枝。
六朝虎士工設險,蹴踏滄波當揮劍。
血流不惜惜江流,肯放飛埃過天塹。
濫觴曾聞盪雍丘,楫聲若為空悠悠。
江聲至今恨不盡,枉白萬古英雄頭。
兩階千羽亭波後,八公草木今健否。
長安正在碧雲邊,斜日西風重回首。
參考注釋
客舟
運送旅客的船。 晉 陶潛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詩:“誰言客舟遠,近瞻百里餘。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唐 杜牧 《題池州弄水亭》詩:“客舟耿孤燈,萬里人夜語。” 宋 朱槔 《舟次黿湖阻水因游董山》詩:“拂拂朝霞到客舟,苦疑雨意在鳴鳩。” 明 劉基 《冬至日泊舟戈溪》詩:“日薄雲陰雪在山,野寒溪靜客舟還。”
泝流
亦作“溯流”。1.逆著水流方向。《後漢書·列女傳·姜詩妻》:“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太平廣記》卷三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陳導》:“ 唐 陳導 者, 豫章 人也,以商賈為業。 龍朔 中,乃泛舟之 楚 ,夜泊江浦。見一舟泝流而來,亦宿於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宣大二鎮漕河》:“又自 懷來 運米三十石,溯流而上。” 清 黃輔辰 《戴經堂日鈔·鹹豐三年七月初十日》:“前聞逆船千餘,自 南京 泝流西上。” 峻青 《秋色賦·獅峰月夜》:“我沿著小溪,溯流而上,向著山谷的深處走去。”
(2).順著水勢。《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荊公 不用官船,微服而行,駕一小艇,由 黃河 泝流而下。”
先後
(1) 先和後;早和晚
人來的不少,但總要分個先後
(2) 前後相繼;陸續地;接連地
她先後去了美國、英國和德國求學
風帆
亦作“ 風颿 ”。 1.船帆。 清 林則徐 《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轉眸已失 大小虎 ,須臾 沙角 風颿收。” 郭風 《葉笛集》:“我看見無數的雙桅船,以它們的高聳的桅桿、紅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風帆,張起或卷下的風帆,來裝飾你的港口。”
(2).指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三高亭記改本》:“嘗試倚楹而望,水光浮空,雲日上下,風颿煙艇,飄忽晦明。”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徐闇公沉復齋中丞》詩:“南望 銅陵 又一山,風颿千尺鯨波間。” 艾蕪 《海島上》:“屋外一望無際的淡藍色海面和幾隻茶褐色風帆,便像壁間的大畫幅一樣,明靜而清新地擺在我的眼前。”
飽腹
吃飽肚子。 唐 柳宗元 《愬螭文》:“充心飽腹,肆敖嬉兮,洋洋往復,流逶迤兮。” 唐 劉禹錫 《飛鳶操》:“朴遫危巢向莫時,毰毸飽腹蹲枯枝。”
飛舞
在空中飛著舞動
海燕在黑色的海面上高傲地飛翔
黃大受名句,江行萬里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