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則禮的《有懷介然偶作因寄之》
全文:
此生端與衲僧期,折腳茶鐺能解頤。
君對幽人洗銀轂,我書春事有毛錐。
喚醒飽睡真痴絕,驚倒群兒要語奇。
想為梅花從定出,橫擔拄杖傍疏籬。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生端
惹事生非;製造矛盾
無故生端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黃滔 《上李補闕》詩:“諫草封山藥,朝衣施衲僧。”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舟子迷歸寒浦外,衲僧疑在白雲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況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壽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為衲僧耶?”
折腳
宋 代稱太學考試接連失敗兩次為“折腳”。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後集·成鈞舊規》:“若下就試者非內舍校定,以升補做內舍校定者,一年止有兩試,一試中則又試兩試。若一年兩試俱失,謂之折腳,不復試第三試。以三試不中,則當退舍。”腳,一本作“ 腳 ”。
見“ 折腳 ”。
茶鐺
煎茶用的釜。 唐 吳融 《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煙冷茶鐺靜,波香蘭舸飛。” 宋 陸游 《西齋雨後》詩:“香椀灰深微炷火,茶鐺聲細緩煎湯。” 清 陳維崧 《浣溪沙·春日同史雲臣遠公買舟山游小泊祝陵紀事》詞:“春水平如簟一般,茶鐺棋局委潺湲。好風吹去不須還。”
能解
猶能耐,才能。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 宗元 近欲務此,然力薄才劣,無異能解。” 唐 趙璘 《因話錄·徵》:“ 韓晉公 節制 三吳 ,多歷年所,取賓佐僚屬,隨其所長,無不得人。嘗有故舊子弟投之,與語,更無能解。”《朱子語類》卷九七:“ 呂舍人 記 伊川 説,人有三不幸,以為有高才能文章亦謂之不幸。便是這事乖,少閒盡被這些子能解擔閣了一生,便無暇子細理會義理。”
吳則禮名句,有懷介然偶作因寄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