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籀的《賦叢蘭一首》
全文:
楚郢都梁奇韻佚,嵐溪雲壑初何僻。
根蒂條荂玩九春,葩葉尖萌碧逾尺。
蕙轉東君溢寵光,露浥清華煙染色。
蓊勃天芬透綺疏,英蕤綠艷撩詩客。
滋榮九畹不因人,無際幽深夾響屐。
三嗅書帷嘗涉獵,滿把騷人安忍釋。
映俎垂筵紉委佩,斸苔徙檻芳盈室。
燥虛黏膩俗塵清,祛病析酲驅抑鬱。
猗猗不採亦奚傷,雍容屈宋無倫匹。
賞慨年芳次第菲,輕重憎憐從結習。
辛夷為塢薜蘿門,莎菼蒲蘆類非一。
庭中絕出忘憂右,差等水仙誠莫逆。
遙知最妙嶺頭梅,適口和羹似難及。
更與丘明評國薌,後皇媚之殊赫奕。
參考注釋
中絕
(1).隔斷。《戰國策·趙策一》:“ 秦 蠶食 韓氏 之地,中絶不令相通。”
(2).中斷;絕滅。 漢 劉向 《九嘆·思古》:“閔先嗣之中絶兮,心惶惑而自悲。” 唐 李白 《感遇》詩之四:“一惑 登徒 言,恩情遂中絶。”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士大夫豈盡不古若哉?廉恥豈中絶於士大夫之心哉?”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二章:“北方除 涼 土外, 黃河 流域佛事殊寂然,譯經之舉,當已中絕。”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差等
(1).等級;區別。《孟子·滕文公上》:“ 之 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新唐書·高季輔傳》:“至 江南 、 河北 ,人頗舒閒,宜為差等,均量勞逸。” 與之 《論中國現在之黨派及將來之政黨》:“故吾以為知識者,不可不求其活潑,而政治能力之厚薄,即由之以為差等者也。”
(2).分成等級。 清 龔自珍 《祀典雜議》:“方今休隆時,正宜差等百王,攷鏡羣籍,召萬靈之祐,錫九流之福。”
水仙
見“ 水仙 ”。
亦作“ 水僊 ”。1.傳說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馬承順 《天隱子·神解八》:“在人謂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變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詩:“初學水仙騎赤鯉,竟尋山鬼從文貍。”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八:“ 馮夷 , 華陰 , 潼鄉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 河伯 。”按, 漢 袁康 《越絕書·德序外傳記》稱 伍子胥 為水仙; 晉 王嘉 《拾遺記·洞庭山》稱 屈原 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後被沉屍於江; 屈原 自投 汨羅江 以死,故後人傳說為水仙。
(2).謂水葬者。 北齊 劉晝 《新論·風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國,其親死,則棄屍於江中,謂之‘水仙’。”
(3).稱遍游江湖樂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 陶峴 ﹞富有田業,擇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則汎艚江湖,遍游煙水,往往數歲不歸…… 吳 越 之士,號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簡稱。 宋 陳亮 《訴衷情》詞:“數聲《漁父》,一曲《水仙》,歌斷還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館》詩:“《水仙》未成調,《廣陵》已絶散。” 康有為 《出都留別諸公》詩:“一曲蒼茫奏《水仙》,靈飛鬼嘯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作卵圓形,葉子條形,傘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黃色,有香味。供觀賞,鱗莖和花可入藥。亦指此種植物的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 楊誠齋 云:世以水仙為金琖銀臺。蓋單葉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黃而金色。” 清 黃宗羲 《小園記》:“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陽、茉莉。”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種水仙無 靈璧 石,余嘗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別後》:“﹝一個女子﹞正低頭畫那鋼琴上擺著的一盆水仙。”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水仙》。
莫逆
指兩人意氣相投,交往密切友好
蘇籀名句,賦叢蘭一首名句
名句推薦
油壁香車不再逢,畫樓魂夢可曾同
寧調元《無題,集元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