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去惑的《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全文:
漢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為城峙險固,一國形勝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峴,回壓面勢尊且崇。
東扼迅流疑引翼。
西峙群阜如盤龍。
嶔巇峻拔不可擬,絕岸萬丈凌長空。
下闞澄潭迥無際,旁睨比屋幾可封。
天意造物豈虛設,控蠻鎮楚舒隆隆。
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動惟羊公。
有志平吳運秘略,竭心衛晉推元功。
綏懷遠邇人所服,開墾田疇時以豐。
慨然置酒適清曠,中郎幕府賢而通。
語公令望高四海,當興斯山永無窮。
自是綿綿歲歷久,閱碑墮淚存遺蹤。
亭祠浸壞詎可究,山歸民籍木以童。
前知興衰故有日,覽者嘆息追無從。
龍圖王公守茲土,修舉廢墜詰初終。
感物思人但長息,剡章疾置聞四聰。
聖宸動色可其請,茲山復興氣象融。
耽耽大廈揭亭宇,肅肅真像嚴祠宮。
遂使靈光享血食,禁樵復祀資恪恭。
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興天地充。
今之視古皆一致,休哉千載懷清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感物
(1).謂有感於怪異之事。《文選·班彪<王命論>》:“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呂公 覩形而進女。” 李善 註:“《漢書》曰: 高祖 常從 王媼 、 武負 貰酒,時飲醉臥, 武負 、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
(2).見物興感。 唐 韓愈 《薦士》詩:“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詩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詠志耳。”
(3).感動或感化他物。 漢 班固 《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氣而入微。”《後漢書·邳彤傳》:“一夫荷戟大呼,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虜伏請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 明 劉基 《書紹興府達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後》:“政之感人,猶氣之感物也。”
長息
長嘆。《列子·仲尼》:“ 公儀伯 長息退席,曰:‘善哉!王之問也。’” 漢 東方朔 《答客難》:“ 東方先生 喟然長息。” 漢 應瑒 《正情賦》:“仰崇夏而長息,動哀響而餘嘆。”
剡章
削牘寫成奏章。泛指寫奏章。 宋 陸游 《與趙都大啟》:“方剡章而俟報,輒懷檄以徑前。” 康有為 《故候選主事亡弟廣仁》詩:“王卿敬汝才,剡章薦延閣。”
疾置
古時為供緊急傳遞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換乘馬匹等而設定的驛站。《漢書·劉屈氂傳》:“其秋, 戾太子 為 江充 所譖,殺 充 ,發兵入丞相府, 屈氂 挺身逃,亡其印綬。是時上避暑在 甘泉宮 ,丞相長史乘疾置以聞。” 顏師古 註:“置,謂所置驛也。”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宮室二》:“急遞曰疾置。”《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二年》:“詔始下,人情訩訩, 河北 轉運使 李昭述 乘疾置日行數舍,開諭父老,眾始安。”
四聰
(1).能遠聞四方的聽覺。《書·舜典》:“明四目,達四聰。” 孔穎達 疏:“達四方之聰,使為己遠聽四方也。”《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闢四門而開四聰,采狂夫之瞽言,納芻蕘之謀慮。” 唐 劉禹錫 《賀赦表》:“耳達四聰。”
(2).指 三國 魏 夏侯玄 等四人。《三國志·魏志·諸葛誕傳》“ 明帝 惡之,免 誕 官。” 裴松之 注引 晉 郭頒 《世語》:“當世俊士散騎常侍 夏侯玄 ,尚書 諸葛誕 、 鄧颺 之徒,共相題表,以 玄 疇 四人為四聰, 誕 備 八人為八達。”
張去惑名句,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