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毛滂的《登聞鼓詩》
全文:
九重赤塗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一聲直墮勾陳中,誰言天門嚴九虎。
江南小吏無技能,鼓間餬口何雲補。
仆飢馬瘦曉徐行,官曹下馬初無營。
解衣小睡須臾散,鼓亦十日無一聲。
疑非官家設鼓意,細頭號乃復知人情。
文昌相公眼如月,坐見萬里分毫髮。
蒼生痛癢吾一身,與汝一家無楚越。
有求徑投家丈人,鼓面蛛塵寄蕭兀。
亦何道業冠皋夔,民得由之初不知。
平生胸中醫國法,盡變黃馘為秀眉。
力進唐虞作元氯,酲醲病酒何勞治。
端知聽訟破癥爾,洞見五藏聊決之。
造化昇平唯一筆,弼成堯舜垂衣日。
墨客詩人慕響來,朱草嘉禾時一出。
登聞終日何所聞,但聽清風頌聲溢。
江南小吏未歸山,乞與居山相似閒。
半飢終未免索米,飽飯亦復勝抱關。
鼓衡有聲吏竊食,愧此無用毛髮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登聞
(1).猶上達。《書·酒誥》:“弗惟德馨香,祀登聞於天。” 孔穎達 疏:“﹝ 紂王 ﹞不念發聞其德令之馨香,使祀見享,升聞於天。” 宋 王得臣 《麈史·睿謨》:“ 鄭毅夫 嘗説 藝祖 朝,聲登聞,求亡豬者。”
(2).“登聞鼓院”的省稱。 晉 以來有登聞鼓之設, 宋 景德 四年置登聞鼓院,專掌臣民奏章。 明 以後置於通政院。 宋 葉適 《陳秀伯墓志銘》:“ 紹興 六年,上書登聞,陳策十二。”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十:“於是 承珪 乃為 犍 改名 中正 ,俾詣登聞,始得召見。”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一折:“遍衙門告不成,也還要上登聞,將怨鼓鳴。”參閱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
(3).“ 登聞鼓 ”的省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王國昌》:“此後 國昌 屢至京師奏辨,無有肯為昭雪者。 國昌 乃具疏,擊登聞,謂既斥於 順天 之 浙 籍,再斥於 應天 之 徽 籍。”《明史·呂維祺傳》:“初慎刑獄,今有下詔獄者。且登聞頻擊,恐長嚚訟風。”參見“ 登聞鼓 ”。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頌聲
歌頌讚美之聲。《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何休 註:“頌聲者,太平歌頌之聲。帝王之高致也。” 漢 揚雄 《法言·孝至》:“ 周康 之時,頌聲作乎下。”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彷彿風塵,用垂頌聲。”
毛滂名句,登聞鼓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