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佑詩的《三山樵者歌為湖廣僉事王子正賦》
全文:
福州城裡三山好,聞爾采樵曾結廬。
每嘆為官出山早,何如習隱在山居。
山中喬木凌霜雪,清廟明堂嗟未得。
豈無松柏成棟樑,亦有椅桐中琴瑟。
我修我斧持我斨,清曉出門行路長。
初涉寒流度前澗,更攀危石上高崗。
崗頭遙望扶桑日,海底紅輪涌波碧。
照耀青天絕片雲,奔崖翠壁光相射。
黃鸝谷口鳴嚶嚶,白石峰陰同坐行。
辛苦不辭長食力,幽棲已慣豈逃名。
大材當為時愛惜,朽朴由來足薪積。
許許寧知歌自悲,**遠聽聲何急。
日斜樵伴邀同歸,萬壑千岩行者稀。
薄靄餘霏昏竹徑,斜陽返照入荊扉。
當時自分貧亦足,與世相違謝榮辱。
玉局時來石上看,青編夜照薪餘讀。
明時搜士遍丘園,束帛徵求忽到門。
金馬玉堂親召見,繡衣鐵鉞遠旬宣。
山中白雲隨共住,甚欲還山不能去。
芳草應迷行徑蹤,綠蘿長覆棲閒處。
吁嗟窮達在人生,俛仰興懷感慨並。
傅說旁求從版築,阿衡聘起自躬耕。
古來出處有如此,豈但於今應時起。
報效垂休竹帛間,還歸重臥雲蘿里。
參考注釋
福州
福建省省會,位於閩江下游北岸,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12萬。是省的政治、商業中心和港口
城裡
城市建成區內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采樵
砍柴。《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國志·魏志·裴潛傳》“ 秀 , 鹹熙 中為尚書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會三輔亂,人多流宕,而 乾 義 不去,與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歌》:“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多雲採樵樂,或説林泉候。”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瑪納斯 有遣犯之婦入山採樵,突為 瑪哈沁 所執。”一本作“ 樵採 ”。
打柴。《左傳·桓公十二年》:“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 杜預 註:“樵,薪也。”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斫蟒》:“ 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結廬
建築房舍
結廬在人境。——陶潛《飲酒》
王佑詩名句,三山樵者歌為湖廣僉事王子正賦名句
名句推薦
畫弦素管聲淺繁,花裙繂步秋塵
李賀《相和歌辭。神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