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
全文:
並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秋風吹行衣,落日下霜草。
昔日憩鞏縣,信馬行草早。
行行過任村,遂歷黃河隩。
登高望河流,洶洶若怒鬧。
予生平居南,但聞河浩渺。
停鞍暫游目,茫洋肆驚眺。
並河行數曲,山坡亦縈繞。
甖子與山口,呀險乃天灶。
秤鉤真如鉤,上下欲顛倒。
虎牢吏當關,譏問名已告。
滎陽夜聞雨,故人留我笑。
明朝已高塵,輤車引旌纛。
傳雲送主喪,窀穸詣墳兆。
後乘皆輜軿,輪轂相輝照。
辟易未及避,廬兒已呵噭。
午出鄭東門,下馬僕射廟。
中牟去鄭遠,記里十餘堠。
抵牟日已暮,仆馬困米槁。
漸望閶闔門,崛若中天表。
趨門爭道入,羈鞅不及掉。
浪墥游九衢,風埃嘆何浩。
京師天下聚,奔走紛擾擾。
但聞街鼓喧,忽忽夜復曉。
追懷洛中俊,已動思歸操。
為別未期月,音塵一何杳。
因書寫行役,聊以為君導。
參考注釋
九衢
(1).縱橫交叉的大道;繁華的街市。《楚辭·天問》:“靡蓱九衢,枲華安居。” 王逸 註:“九交道曰衢。” 游國恩 纂義:“靡蓱九衢,即謂其分散如九達之衢也。” 唐 韋應物 《長安道》詩:“歸來甲第拱皇居,朱門峨峨臨九衢。” 明 劉基 《秋興》詩之一:“九衢車馬如流水,儘是 邯鄲 夢裡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飛揚跋扈,狗臉生六月之霜;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
(2).草名。《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九衢之草千計,四照之花萬品。” 劉良 註:“九衢草其枝交錯,相重九出也。” 南朝 梁元帝 《為妾弘夜姝謝東宮賚合心花釵啟》:“ 夜姝 昔往 陽臺 ,雖逢四照。曾游 澧浦 ,慣識九衢。”
風埃
(1).被風吹起的塵土。 宋 梅堯臣 《和李廷老家會飲》:“車馬不畏遠,風埃不畏多。”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籠餅蒸餅之屬,食必去皮,皆為北地風埃設。”
(2).指世俗,紛亂的現實社會。《晉書·列女傳論》:“馳騖風埃,脫落名教,頽縱忘反,於茲為極。”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惠寺碑》:“釋 惠遠 之高居,風埃遂隔。” 宋 司馬光 《君貺環溪》詩:“地勝風埃外,門深花竹間。”
(3).指仕宦。《南齊書·王僧虔張緒傳贊》:“ 思曼 廉靜,自絶風埃。” 宋 陸游 《泛富春江》詩:“官路已悲捐歲月,客衣仍悔犯風埃。”
(4).指危亂,戰亂。 陳毅 《為蘇南摩擦答某君》詩:“強梁海上來,三年戰局開,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風埃。”
(5).猶風塵。指娼家生活。 金 元好問 《洧川行》:“無端嫁作盪子婦,流落棄擲風埃中。”
歐陽修名句,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