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里有蔣生者頗志於學迫於貧困吾叔德先見而憐》
全文:
君不見昔日泰山孫先生,蹭蹬窮途道未行。
讀書有志破萬卷,置錐無地可躬耕。
高堂親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長營營。
睢陽客舍一再過,牢落誰人如姓名。
文正范公真好士,一見賓階喜氣形。
深知先生非乞客,金在泥沙玉在荊。
底事窮年事奔走,厄貧廢學誠可矜。
因留鄉校周所急,奉親為學使有成。
先生果不負公望,行益修兮經益明。
十年聲名動廊廟,天下望之如日星。
一代儒宗君試數,誰不首以先生稱。
向使不遇文正公,亦將因循埋沒如腐螢。
吁嗟此風寂寞久,豈是畝畝無如先生之才能。
世人俗眼棄貧賤,胸中壯氣空崢嶸。
吾家叔父特達士,汪汪偉量如滄溟。
比隣有蔣生,所志在窮經。
迫於饑寒故,無以贍親庭。
不問師道己未足,聚訓青衿已十齡。
銳志日已喪,塵事日已嬰。
顧雖僅能供子職,而此術業何由精。
吾叔念之為慨然,一見自待如父兄。
恐子坐窮竟廢棄,亟使就學趨準繩。
況有括蒼胡夫子,傳道吾里作世程。
執經座下子無忽,子之所須吾其應。
傾囷倒廩略無靳,闊視世俗親疏情。
我聞此事猶嘆息,俗士聞之應駭驚。
近來世道太澆薄,骨肉猶作錙銖爭。
故雖有子尚不教,但欲黃金自滿籯。
安能推其餘,以及異姓忘愛憎。
偉哉吾叔賢,遠繼文正公之英聲。
蔣生其勉之,無使後人獨羨孫先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俗士
(1).庸俗不高尚的人。《後漢書·文苑傳·劉梁》:“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黨,乃著《破羣論》。時之覽者,以為‘ 仲尼 作《春秋》,亂臣知懼;今此論之作,俗士豈不愧心。’”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請迴俗士駕,為君謝逋客。”《南史·循吏傳·何遠》:“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
(2).見識淺陋的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諸葛孔明 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襄陽記》:“ 德操 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記硯》:“或疑是 渾州 呂老 所作,而研首無‘呂’字,其製巧妙,非俗士所能為。”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又有《對楚王問》,自辯所以不見譽於士民眾庶之故,先征歌曲,次引鯨鳳,以明俗士之不能知聖人。”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唐 韓愈 《別盈上人》詩:“山僧愛山出無期,俗士牽俗來何時。”
駭驚
猶驚駭。《文選·左思<吳都賦>》“駭雞之珍” 李善 注引 漢 宋衷 曰:“角有光,鷄見而駭驚也。”《魏書·蠕蠕傳》:“諸軍至漠南,舍輜重,輕騎齎十五日糧,絶漠討之, 大檀 部落駭驚北走。” 清 龔自珍 《偽鼎行》:“孺子啜泣相告,隸妾駭驚。”
吳芾名句,里有蔣生者頗志於學迫於貧困吾叔德先見而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