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雜興六首》
全文:
一身逋負愁賒酒,滿眼關山悔上樓。
子細推來惟合睡,五更風雨已如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子細
(1).認真、細緻;細心。《魏書·源懷傳》:「 懷 性寬容簡約,不好煩碎,恆語人曰:『為貴人,理世務當舉綱維,何必須太子細也。譬如為屋,但外望高顯,楹棟平正,基壁完牢,風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續得高文端賊中事宜四狀》:「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辭臣,因子細問得賊中事宜。」 宋 楊萬里 《又題寺後竹亭》詩:「壁間題字知誰句,醉把殘燈子細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兒·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細評跋:譬似去丹墀內穿靴著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環絛。」 梁啓超 《袁政府偽造民意密電書後》:「至其種種鬼蜮情形,請讀者將各電原文子細熟觀,當能想像八*九。」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細一想,他的話千真萬確。」
(2).小心,留神。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細,秀才子口頭言語,豈可便信?」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二折:「姐姐,到那裡子細著。」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詩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壓牀;野橋分子細,沙岸繞微茫。」 唐 張鷟 《遊仙窟》:「煙霞子細,泉石分明,實天上之靈奇,乃人間之妙絶。」
(4).詳情;底細。 宋 歐陽修 《論討蠻賊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荊 楚 ,備知土丁子細。」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盧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尋 李大府 船。 李 驚起視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賊發,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詢其子細,則已不見。遂遽還 會稽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公案斷歪烏盆傳》:「當時 潘成 知得子細,便乃而去。」
五更
(1) 舊時把一夜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達五更。——《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陸游名句,雜興六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