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許景衡的《靜堂為弼上人題》
全文:
浮屠西來如轉郵,方袍紛紛劇東甌。
上人維弼志獨優,翛然高舉異凡儔。
從師度淮溯隋溝,神都歲月俄十周。
燕坐縹緲雲中樓,明窗翰墨冰繭柔。
貴人旁午擁軒騶,問汝亦有所欲不。
此身南北真浮浮,黃金白璧誰能收。
乃獨汲汲從英游,乞書覽字無時休。
千年金石窮雕鎪,上劇鐘王下虞歐。
模糊墨本如山邱,精神散漫不可求。
俗人貴耳賤兩眸,今人古意豈不侔。
森然玉箸垂銀鉤,怒猊渴驥蟠靈湫。
錦囊象軸光油油,自笑長物猶見留。
幡然忽憶江湖秋,瓶錫東下如輕鷗。
誅茆伐木寒岩陬,名堂以靜蓋有由。
坐觀蠢蠢遍九州,長空浮雲水中漚。
眼前何曾無應酬,嵐光波影相夷猶。
別來書札屢相投,問我何時泛扁舟。
西峰玉泉深且幽,杖藜來往亦風流。
紅塵道路方悠悠,回首東南天盡頭。
參考注釋
俗人
(1) 佛教指沒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來,還是屬於苦行一類
(2)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衡)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後漢書·張衡傳》
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貴耳
(1).以耳食之言為貴。謂輕信傳聞。 隋煬帝 《賜史祥》詩:“貴耳唯聞古,賤目詎知今。” 元 袁桷 《海鹽州儒學教授袁府君墓表》:“考 閩 、 蜀 、 東浙 、 永嘉 、 湖南 、 江西 之儒,先合其異同,不在於貴耳,雜書襲訛輯言行者尊之,吾與子所當辨。” 清 檀萃 《楚庭稗珠錄·黔囊·金星石》:“此石生蠻荒溪峒,名不甚著,貴耳者目而陋之;然幸如是,足以自全其天。”
(2).貴者之耳。 明 李開先 《琴》詩:“ 秦 楚絃中變,風濤指下驚;不堪聞貴耳,只可悅閒情。”
今人
現代人;當代人。與“古人”相對。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於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端肅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 郭小川 《西出陽關》詩:“風砂呵風砂,只望你不把今人當古人!”
古意
(1) 古代的風格趣味;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風範
“摘星山莊”每天機車來來去去,損及古意
(2) 追念古代的人、物、事跡的情意
長安古意
不侔
不相等;不等同。《後漢書·荀彧傳》:“海內未喻其狀,所受不侔其功。”《明史·譚綸傳》:“敵聚攻,我分守,眾寡強弱不侔,故言者亟請練兵。”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故奉使能致其命,以是為類例,其與平時選舉議員利害至不侔矣。”
許景衡名句,靜堂為弼上人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