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士淳的《秋日冒雨至聖壽寺僧款予齋飯因賦》
全文:
千山雲樹晝茫茫,為愛幽期覓上方。
鍾隱峰頭知塔遠,水潺澗底識源長。
行來雨色連襟濕,坐久爐煙入袖香。
報導禪房齋飯熟,閒將食棹論滄桑。
參考注釋
行來
(1).往來;出入。語出《逸周書·大聚》:“市有五均,早莫如一,送行逆來,振乏救窮。”《後漢書·方術傳下·計子勛》:“ 計子勛 者,不知何郡縣人,皆謂數百歲,行來於人間。”《新唐書·裴度傳》:“ 度 視事,下令唯盜賊、鬭死抵法,餘一蠲除。行來不限晝夜,民始知有生之樂。”《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六年》:“ 宇文 舉國賤之( 慕容翰 ),不復省録,以故得行來自遂,山川形便,皆默記之。” 胡三省 註:“行來,猶言往來也。”
(2).走來。《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卻説 安公子 一行人,別了 十三妹 迤邐行來。”
雨色
(1).雨中的景色。 南朝 陳 蕭銓 《巫山高》詩:“猿聲不辨處,雨色詎分空。” 唐 宋之問 《早入清遠峽》詩:“雨色搖丹嶂,泉聲聒翠微。” 宋 吳文英 《金盞子·賦秋壑西湖小築》詞:“笑攜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
(2).天欲下雨的景象。 唐 張旭 《山行留客》詩:“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唐 李白 《宿巫山下》詩:“雨色風吹去,南行拂 楚王 。高丘懷 宋玉 ,訪古一霑裳。”
猶落紅。落花。 宋 毛滂 《攤聲浣溪沙·吳興僧舍竹下與王明之飲》詞:“雨色流香繞坐中,映堦疏竹一叢叢。”
連襟
姊妹之夫的互稱或合稱
爐煙
見“ 爐煙 ”。
亦作“ 爐煙 ”。1.熏爐或香爐中的煙。 南朝 梁簡文帝 《曉思詩》:“爐煙入斗帳,屏風隱鏡臺。” 宋 蘇軾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爐煙暗遞浩歌聲。”
(2). 廬山 香爐峰 的雲氣。借指 香爐峰 。 宋 梅堯臣 《寄王江州》詩:“何嘗聞堠火,唯是對爐煙。潮到 盆城 否?猶期信可傳。”
(3).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後因以指代宮廷、朝官。 唐 無名氏 《元日觀上公獻壽賦》:“趨雲陛以陳詞,向爐煙而稽首。”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唐 方乾 《送杭州李員外》詩:“必恐駐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爐煙。”
(4).指爐火。 宋 周邦彥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詞:“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爐,一本作“ 罏 ”。
李士淳名句,秋日冒雨至聖壽寺僧款予齋飯因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