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堂的《題家藏堇山莊小景圖歌》
全文:
四明四面山列屏,佛頭螺髻鹹獻形。
直與扶桑接天盡,遠妝近抹千里青。
堇山居士眼何小,甘倚一拳藏拙老。
赤堇原分烏喙名,豈不慚芝愧瑤草。
拙翁聞笑但低頭,腐朽未許污岡丘。
秦漢因茲起封邑,敢與岩壑論春秋。
適然先世遺薄田,結屋可望山之顛。
課農乘興即長往,安流五里歸放船。
半生京宦淹南北,曾假丹青寓心目。
賜還骸骨又幾年,今日山莊懸此幅。
看來不辨山與圖,晴峰潤墨爭模糊。
溪籟松簧送繁奏,此身如在冰玉壺。
烹鮮開釀香滿屋,醉眼呈書信口讀。
心期粒飽秋日黃,更願桑垂春雨綠。
莊前曉霽嵐霧消,堇山橋去不斷橋。
直向天童躋太白,東尋玉幾攀金鰲。
沙溪庵吊深寧墓,史相大墳僧闖戶。
採得靈峰方竹筇,趙陵幾冢榛迷路。
探奇欲再力不勝,闔門坐聽山鳥鳴。
欲示兒童假圖景,回江遠溯溟渤清。
參考注釋
四明
山名。在 浙江省 寧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發脈,綿亘於 奉化 、 慈谿 、 餘姚 、 上虞 、 嵊縣 等縣境。道書以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傳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稱 四明山 。《三才圖會·四明山圖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興華頂,齊跨數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則直謂之 四明 。行山中大約五六十里,山山盤亘,竹樹蔥菁,眾壑之水,亂流爭趨。入益深,猿鳥之聲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氣,覺與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書稱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漢 隸‘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四面
東、南、西、北四個方面,泛指周圍
四面受敵
佛頭
(1).指佛像的頭。《法苑珠林》卷五九:“我於 耆闍崛山 經行,為 提婆達 舉崖石長六丈廣三丈,以擲佛頭,山神名 金埤羅 ,以手接示,石邊小片迸墮中佛腳大拇指,即破血出。”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六》:“ 歐陽公 作《五代史》,或作序記其前。 王荊公 見之,曰:‘佛頭上豈可著糞?’”
(2).間隔嵌在成串朝珠里的一種珠形裝飾品。佛頭比朝珠大,形如桂圓,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後一,多用寶石、翡翠之類製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一回:“﹝ 焦侍郎 ﹞便把所穿的香珠,湊了一百零八顆,配了一副燒料的佛頭、紀念,穿成一掛朝珠。”
螺髻
形狀像螺殼的髮髻
螺髻翹然
李堂名句,題家藏堇山莊小景圖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