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山東巡撫準泰進瑞谷圖因成是詩以示之》
全文:
服膺常凜春秋旨,不言祥瑞非沽美。
忽披齊東瑞谷圖,或者吾誠未盡喻。
所幸今年齊果豐,不然䛕頌何足紀。
數郡各圖瑞谷莖,一莖數穗垂累累。
曾聞亦可以偽為,其名龍爪別種耳。
即使真谷結穗多,一莖所得能飽幾。
嘉禾名書縱有之,吾意在彼不在此。
去年饑饉獲少蘇,何以喔咻起瘡痏。
又聞近有傷農謠,亦賴有司善經理。
十歉一豐母遽喜,嗟嗟是吾乃所以。
參考注釋
嗟嗟
(1).嘆詞。表示招呼。《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2).嘆詞。表示感慨。《楚辭·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唐 李頎 《行路難》詩:“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可為鄰。” 明 張煌言 《長鯨行》:“嗟嗟長鯨爾何愚,如彼異類空屈節。”
(3).嘆詞。表示讚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鄭玄 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 明 陳烈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嗟嗟樹開國之勛猷,昭傳世之文章。”
(4).象聲詞。猶濺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乾隆名句,山東巡撫準泰進瑞谷圖因成是詩以示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