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玉瓮歌》
全文:
昔夏有德聲教訖,九牧貢金來魏闕。
鑄鼎象物備神奸,山澤遍逮遺海物。
化工為鑑敷土心,藍田日暖露山骨。
工倕縮手不敢斲,乃借剛斧來月窟。
含形內虛象海德,葆苞元氣洞芒芴。
駭波涾湤回迤涎,驚瀾灙漭涌瀄汨。
習坎有孚坤厚載,魄淵朝夕輪出沒。
浮黍幾粒見三山,泰華安能詡昂屹。
何奇不有怪不儲,湯湯漻㵧郁呵㗵。
駕山之鰲橫海鯨,天吳蝄象紛恍歘。
元螭紫貝朱鱉鼉,肥遺蟕蠵蟛蜞蚏。
赤龍焚蘊修黿浮,蒼虬揵鰭海馬哭。
鱅鮨𩹉魜鯤鮞鯷,䱍䲛魼鰨鱨鯊鱖。
珊瑚玳瑁鮫人珠,孕珍產瑰宏泱鬱。
用協上下承天庥,重逾九鼎光朝黻。
千秋法物昭靈奇,歊雲吐景鎮溟渤。
匪同器寶乃待人,方周大訓楚檮杌。
瓊斝繡簋吁奇淫,商彝晉鐸埋蓬蔚。
瓊島春陰萬景全,廣寒高殿青雲拂。
倒茄下垂紅狎獵,沉香橫泥氣蓬勃。
從臣敬獻南山頌,樽擬白獸頒章韍。
存亡蜃市閱荊凡,谷陵秦項紛遺仡。
金露秋風憶桂香,悽傍山人煨榾柮。
五陵年少重金刀,誰從蘭若尋荒碣。
惜乎古器就湮滅,有如獻壁連遭刖。
刮苔滌垢露光晶,天然豈用施劘劂。
波臣水族群躨跜,夏奡秦丁難撓抇。
承光相望接堆雲,人有懷歸物豈不。
信哉安得如汝壽,漢京銅仙應愧艴。
參考注釋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泰華
(1). 泰山 與 華山 的並稱。《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夏桀 之居,左 河 濟 ,右 泰 華 , 伊闕 在其南, 羊腸 在其北,修政不仁, 湯 放之。” 宋 辛棄疾 《臨江仙·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詞:“有心雄 泰 華 ,無意巧玲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斯真 泰 華 兩峯,同標峻絶矣。”
(2).即 華山 。 明 楊基 《送魏萬之安西》詩:“雲散岳蓮開 泰 華 ,月寒郊樹隱 新豐 。”
昂屹
高聳。 唐 柳宗元 《晉問》:“良久,乃始昂屹涌溢,挺拔而出,林立峯崪,穿雲蔽日。”
乾隆名句,玉瓮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