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景雲 崔時佩的《祝英台》
全文:
旦:遮攔。
只教他縛住心猿。
意馬且牢拴。
把病體扶持。
經史相親。
做個好人家風範也罷。
紅娘將筆硯過來。
就寫幾句在緘尾上。
將去與他。
說遞書來不打緊。
倘老夫人知道將如之何。
今後再不可如此。
這緘。
只說道老夫人違背前盟。
卻把女孩兒拖犯你說我。
到如今。
羞睹鏡里孤鸞。
參考注釋
紅娘
原為文學人物名,《西廂記》中崔鶯鶯的侍女,促成了鶯鶯和張生的結合。後民間把紅娘作為幫助別人完成美滿姻緣的熱心人的代稱。現也常比喻為各方牽線搭橋、促成事情的人或組織
筆硯
亦作“ 筆研 ”。1.筆和硯。泛指文具。《三國志·魏志·后妃傳》“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世說新語·方正》“ 夏侯玄 ”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護軍 曹爽 誅,徵為太常,內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筆研。”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育子》:“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菓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鍼綫,套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時舉朝失色,無敢與筆硯者。”
(2).指文墨書寫之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李岳州》:“苦心筆硯二十餘年,偕計而試者,亦僅十年,心破魂斷,以望斯舉,今復無名,豈不終無成乎?” 宋 劉攽 《遣悶》詩之一:“若能全療詩書癖,用底聊均筆硯勞。”
過來
用在動詞後,表示時間、能力、數量充分(多跟“得”或“不”連用)
活兒不多,我一個人幹得過來
李景雲 崔時佩名句,祝英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