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學一的《閣試晚出左掖》
全文:
聖世需材急,台垣校藝頻。
才無司馬富,學愧董生醇。
雕斲勤宗匠,疏慵嘆此身。
試歸經左掖,棲鶴下城闉。
參考注釋
雕斲
亦作“ 雕斵 ”。亦作“ 雕斫 ”。 1.刻削。 南朝 梁 鮑照 《山行見孤桐》詩:“幸願見雕斵,為君堂上琴。”《周書·武帝紀下》:“雕斵之物,並賜貧民。” 清 吳偉業 《歸雲洞》詩:“歸云何孱顏,雕斲自太古。”
(2).刻意修飾文辭。 唐 柳宗元 《復杜溫夫書》:“吾雖少,為文不能自雕斵,引筆行墨,快意累累,意盡便止。” 鄭振鐸 《中國俗文學史》第一章:“她未經過學士大夫們的手所觸動……所以還是未經雕斲的東西,相當的粗鄙俗氣。”
(3).猶矯飾。 宋 王安石 《寶文閣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貪者矜焉,而非雕斫以為廉;所不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矯抗以為勇。”
彫斲:1.雕琢,鏤刻。《北史·周紀下·武帝》:“其路寢、 會義 、 崇信 、 含仁 、 雲和 、 思齊 諸殿等,農隙之時,悉可毀撤。彫斲之物,並賜貧人。繕造之宜,務從卑朴。”斲,一本作“ 斵 ”。
(2).引申指矯飾。 宋 王安石 《寶文閣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貪者矜焉,而非彫斲以為廉;所不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矯抗以為勇。”
(3).比喻精心培育。 清 張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韻》:“三歲依門下,千秋嘆道東,經營慚小技,彫斲冀良工。”
宗匠
造詣高深、成果卓著、為眾人所宗仰的巨匠
於時《漢書》學者,以蕭包二人為宗匠。——《隋書·包愷傳》
二指禪宗匠的傳人
畫界宗匠
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懶;懶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詩:“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宋 梅堯臣 《自詠》:“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六:“疎庸厭人事,疲病畏交遊。” 明 高啟 《東師寓廨》詩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懷陳伯恩》詩:“壯年車馬劇馳奔,晚節疏慵日閉門。”
李學一名句,閣試晚出左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