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愷的《園中雜言二首·其二》
全文:
中歲不自好,營慮相糾纏。
寧如返初服,停策倚林泉。
豈不羨松喬,生本無仙緣。
鍊形得長生,此事終茫然。
有溪亦可漁,有山亦可田。
營謀良已足,踰分詎自全。
青陽不再御,朱華苦易捐。
欣然命旨酒,且以娛天年。
參考注釋
中歲
(1).農業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禮·地官·均人》“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焉” 漢 鄭玄 註:“人食三鬴為中歲。”《宋史·食貨志上四》:“ 熙河 四州田無慮萬五千頃,十分取一以為公田,大約中歲畝一石,則公田所得十五萬石。”
(2).中年。 南朝 齊 謝朓 《賦貧民田》詩:“中歲歷三臺,旬月典邦政。” 唐 王維 《終南別業》詩:“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明 吳承恩 《齋居》詩之一:“中歲志丘壑,茅齋寄城郭。” 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詩》:“娥月悲掩曜,中歲忽雲徂。”
自好
自以為美好。《莊子·天下》:“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自愛;自重。《孟子·萬章上》:“鄉黨自好者不為,而謂賢者為之乎?” 朱熹 集註:“自好,自愛其身之人也。”《韓非子·顯學》:“立節參民,執操不侵,怨言過於耳必隨之以劍,世主必從而禮之,以為自好之士。”《漢書·賈誼傳》:“頑頓亡恥,奊詬亡節,廉恥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見利則逝,見便則奪。”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次即束身自好,優遊卒歲,以自處於朝隱。”
營慮
猶操心。 清 曾國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銘》:“大而課讀勸農,未嘗不營慮;小而廁牏灑埽,未嘗不躬親也。”
糾纏
(1) 相互纏繞
糾纏不清
(2) 煩擾;攪擾
兒子老是糾纏父親,怕父親不給錢就走掉
沈愷名句,園中雜言二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