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預日詣齋宮疊去歲韻·其二》
全文:
倏忽三春沐澤過,邇稀預慮事如何。
省躬未敢萌矜弛,靜俟天庥錫益多。
參考注釋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間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沐澤
蒙受恩澤。 明 李東陽 《明故封大中大夫陝西布政司左參政梁公墓志銘》:“﹝ 梁直軒 ﹞尤嗜義,婣戚婚葬,視力為給,旁及鄰里,多飲惠沐澤焉。”
預慮
(1).預先謀劃。 漢 賈誼 《鵩鳥賦》:“天不可預慮兮,道不可預謀。”
(2).預先考慮。 宋 蘇軾 《與鄭靖老書》之四:“公欲相從於溪山間,想是真誠之願,水到渠成,亦不須預慮也。”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乾隆名句,預日詣齋宮疊去歲韻·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