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超然宇有會》
全文:
偶臨超然宇,朅思東坡記。
謂當游物外,乃弗為所蔽。
但予有後言,髯翁印公契。
相與談枯禪,應識如如義。
如者如其中,豈示於外意。
是未泯色空,依然塵網累。
參考注釋
其中
那裡面;那中間
樂在其中
外意
(1).貳心;異志。《三國志·蜀志·劉璋傳》:“今州中諸將 龐羲 、 李異 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 豫州 ,則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之道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五:“ 望子 忽生外意,神便絶往來。”《水滸傳》第一一一回:“ 呂樞密 道:‘你兩個來到,恐有他意。’ 穆弘 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順之心,怎敢懷半點外意。’”
(2).文字描繪的表面意義。與內意相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張天覺》:“ 苕溪漁隱 曰: 聖俞 《金針詩格》云:‘﹝詩﹞有內外意,內意欲盡其理,外意欲盡其象,內外含蓄,方入詩格。’”
乾隆名句,超然宇有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