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金華超不群用前韻作詩見贈亦和三首超不群剪髮參黃檗·其二》
全文:
道人秀髮蘭牙吐,家在金華最西塢。
不從大士攜畫軸,一筇千里來游楚。
評詩結髮師浣花,論字童牙誇石鼓。
我皆不能但知愛,亦似胸中有佳處。
氣韻翛然松上鶴,意態索寞阱中虎。
卻於翛然索寞中,詩句時時出奇古。
乃知筆力有神助,三峽迅流輒於住。
疑非蓬髮休上人,定是禿頭楊德祖。
參考注釋
不從
(1).不服從;不聽從。《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後漢書·韓棱傳》:“ 棱 復上疏諫,太后不從。”
(2).不追隨。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陋 蒼梧 之不從兮,遵 鮒隅 以同壤。”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 沉 吏部 傳師 ,性和易,不從流俗。”
(3).指占卜不吉。《左傳·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穀梁傳·哀公元年》:“郊,自正月至於三月,郊之時也。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從,則不郊矣。” 范寧 註:“意欲郊而卜,不吉,故曰不從。”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 尹知章 註:“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來,區區汝何攻? 賜 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
(2).佛教對菩薩的通稱。 南朝 齊 周顒 《重答張長史》:“夫大士應世,其體無方,或為儒林之宗,或為國師道士,斯經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卷二:“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
(3).特指觀世音菩薩。《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 嫦娥 檻外梅。”
(4).對高僧的敬稱。 宋 蘇軾 《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
正獄訟之官。《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經義述聞·禮記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則泰士 子牛 存矣;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則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獄訟,蓋若《秋官·士師》察獄訟之辭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衛侯 與 元咺 訟, 寧武子 為輔, 鍼莊子 為坐, 士榮 為大士。” 杜預 註:“大士,治獄官也。” 漢 劉向 《說苑·臣術》:“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而九族益親,民益富。”
畫軸
裱後帶軸的圖畫(總稱)
山水畫軸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釋德洪名句,金華超不群用前韻作詩見贈亦和三首超不群剪髮參黃檗·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