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認得、織女橋邊,半是舊烏鵲

邵亨貞八歸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邵亨貞的《八歸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

全文:
涼欺羽扇,風生蘄竹,秋意漸滿院落。
商聲又過梧桐井,還誤剖瓜佳會,泛槎仙約。
漫憶中庭兒女夜,幾*語、花樓歡樂。
尚認得、織女橋邊,半是舊烏鵲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許,暗抱一襟離索。
箭壺催夢,枕屏移恨,是青春行客。
對良宵感舊,鬢髮蕭蕭嘆潘岳。
闌乾迥、翠簾休卷,待到更深,啼*聲又作。

邵亨貞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邵亨貞尚認得、織女橋邊,半是舊烏鵲書法作品欣賞
尚認得、織女橋邊,半是舊烏鵲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認得

(1) 認識

這位同志你認得嗎?

(2) 認出;知道

我已不認得這個學校了

織女

(1) 織女星的古俗稱

(2) 從事紡織的女子

烏鵲

(1).指喜鵲。古以鵲噪而行人至,因常以烏鵲預示遠人將歸。 唐 杜甫 《喜觀即到復題短篇》詩之二:“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鶺鴒。” 仇兆鰲 註:“按《西京雜記》:乾鵲噪而行人至。” 宋 戴復古 《鎮江別總領愚子催歸》詩:“老妻懸望占烏鵲,愚子催歸若杜鵑。” 金 元好問 《送欽叔》詩之五:“遙知慈母心,已為烏鵲喜。”

(2).特指神話中七夕為牛郎、織女造橋使能相會的喜鵲。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來。” 唐 李商隱 《辛未七夕》詩:“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明 何景明 《織女賦》:“鳳凰翼以翳車兮,命烏鵲以築梁。”

(3).烏鴉和喜鵲。《楚辭·九章·涉江》:“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王逸 註:“燕、雀、烏、鵲,多口妄鳴,以喻讒佞。”《晉書·李士業傳》:“通街大樹上有烏鵲爭巢,鵲為烏所殺。”《隋書·孝義傳·郭儁》:“家門雍睦,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

(4).指烏鴉,烏鳥。《淮南子·說林訓》:“赤肉懸則烏鵲集,鷹隼鷙則眾鳥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 唐 李嶠 《鑒》詩:“月中烏鵲至,花里鳳皇來。”

邵亨貞名句,八歸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名句

詩詞推薦

尚認得、織女橋邊,半是舊烏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