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永新賀升卿攜中原六圖相過其論古名將出師道》
全文:
歷歷山河一卷書,博聞疑是古潛夫。
金城未入職方考,玉座正披輿地圖。
取虢不應須假道,勝齊終恐用真儒。
從來美玉勞三獻,豈比巾箱襲碔砆。
參考注釋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三獻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後漢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 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於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
(2).三種祭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
(3).三次呈獻。 唐 韓愈 《孟生詩》:“ 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
巾箱
古時裝頭巾或書卷等的小箱子
碔砆
似玉之石。《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碝石碔砆。” 李善 注引 張揖 曰:“碝石、碔砆,皆石之次玉者……碔砆,赤地白采,蔥蘢白黑不分。” 唐 陳子昂 《荊州大崇福觀記》:“文彩構檻,碔砆砌階。”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九:“ 忠州 樂磧市 出玉石,舟至岸,人競持來求售,雖光瑩可觀,然皆碔砆也。” 明 吾丘瑞 《運甓記·帥閫賓賢》:“真箇是碔砆眩玉,魚目疑珠,駑驥相猜。” 清 趙翼 《題陳東浦藩伯<敦拙堂詩集>》詩:“連城有真璧,未可碔砆冒。”
周必大名句,永新賀升卿攜中原六圖相過其論古名將出師道名句